兩項標準的發布實施,標志著我省于全國率先實現了對秸稈成型燃料生產和利用全程標準化規范。
按照武安市2020年采暖季潔凈煤取暖工作部署,河北省武安市冶金礦山管理局擔負全市15個邊遠山區鄉鎮潔凈型煤生產保供任務。
配套推廣相適應的潔凈燃料,才能從根本上減少污染物排放,實現煤炭消費減量替代,這應是今后偏遠農村采暖的發展方向。
“這個‘光熱+生物質’用起來真好,白天直接用循環泵把太陽能的水放下來屋里就特別暖和,晚上爐子里裝上生物質燃料,可以到第二天早上9點多,既干凈又方便,住著比樓房還...
積極穩妥推進散煤治理,今年關中地區完成改造81.4萬戶,
一些南方城市居民的供暖需求逐漸增加,開始不斷探索冬季供暖模式,燃氣壁掛爐、空氣源熱泵、甲醇采暖爐、電暖爐、清潔煤爐具及生物質爐具等各種供暖方式不斷涌現。
針對生物質能源未來發展方向,要完善生物質成型燃料從原料收集、儲存、預處理到成型燃料生產、配送和應用的整個產業鏈;
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優化產業結構,構建低碳能源體系,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著力發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氣、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
生物質分散取暖建設補貼每戶最高2000元,生物質集中取暖建設補貼每戶最高5000元;取暖用生物質燃料每噸補貼600元、每戶每年不超過2噸;推動做好清潔取暖工作。
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是重點,在實施“煤改電”“煤改氣”、完成散煤治理共1.15萬戶的同時,對不具備改造條件的地區,實施清潔煤替代共2.28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