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委會秘書處

江億院士:對于生物質能源未來發展 我國重視還不夠

中國爐具網    作者:姚美嬌    來源:中國能源報    日期:2020-11-26 10:40:44    瀏覽:729
100

        “生物質能源是唯一的零碳燃料,將在未來低碳能源結構中發揮重大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江億在日前召開的全國新能源產業技術發展專家創新大講堂上說。另外,對于生物質能源未來發展方向,有專家表示,隨著“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設定,發展生物質能源已成為減碳的最佳選擇。

        但江億同時也指出:“歐洲國家把生物質能源作為低碳能源的重要內容,而我國在這方面相對不足。”那么,我國在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方面還存在哪些瓶頸?應如何提高生物質能源利用率呢?

        非電利用發展空間巨大

        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員田宜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從資源和發展潛力的角度來講,我國生物質能源發展存在三方面主要問題:一是認識不到位,社會各界尚未將農業生物質能源發展作為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部分;二是專業化市場化程度低,農村沼氣和生物質成型燃料大型企業主體較少,市場體系不完善;三是政策不完善,尚未建立生物質能源產品優先利用機制,缺乏對生物天然氣和成型燃料的終端補貼政策支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利用好農業廢棄物資源,能減碳減排,同時還涉及農業環境的治理以及我國能源的安全。”

        記者了解到,天然氣是能源安全的核心內容,涉及國際合作。中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過高,如果把國內草本類有機廢棄物利用起來,就會有巨大的生物天然氣資源潛力。

        上述業內人士補充道:“國內的生物質能源利用之路其實走得有些碎片化。當前,國內對生物質能源的利用主要以發電為主,但發電的利用牽扯到能源效率并且依靠電價補貼,未來生物質能源要有更大發展,可能更多體現在非電利用方面。希望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通過機制和體制的創新,支持生物質能源非電類的利用。”

        頂層設計不可或缺

        據了解,目前我國生物質材料的能源化利用率不到20%,很多地方甚至還在焚燒生物質材料,針對生物質能源未來發展方向能源化利用率亟需提升。

        田宜水建議:“國家可以通過頂層設計以及PPP模式等引導社會資本進入生物天然氣領域,并出臺生物天然氣入網、沼肥、沼氣產品補貼等政策;推進農村、林場低碳或零碳能源與碳減排和碳交易結合,通過碳交易增加農民收入。”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體制和機制創建需要一個部門牽頭,同時諸多相關部門應當積極參與,形成一個很好的頂層設計,非常關鍵。如果農業、能源、環境等部門各有各的考慮,就永遠形不成合力。”

        “還要研究和改善市場和體制環境,認真做好相應產品的收購和銷售工作,為生物質電力、沼氣和生物質液體燃料的大規模使用打好基礎。”田宜水認為,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各級地方政府應按照《可再生能源法》和有關政策的要求,安排必要的專項資金用于生物質能資源培育和開發利用,并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各方面資金支持。”

        產業發展應該走循環之路

        江億還建議:“北方農村開展的‘清潔取暖’工程應以‘煤改生物質’為主。同時,要建立城鎮餐廚垃圾收集和處理系統,制備生物質燃氣。”

        田宜水對此也表達了類似看法:“要完善生物質成型燃料從原料收集、儲存、預處理到成型燃料生產、配送和應用的整個產業鏈;結合城市大氣環境治理,大力推動城市燃煤鍋爐改造為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減少城市燃煤量,擴大規?;纳镔|成型燃料市場;在人口居住分散、不宜鋪設燃氣管網的農村地區,推廣戶用生物質成型燃料,解決戶用炊事及采暖用能。”

        另據記者了解,生物質燃氣從廢棄物處理角度來講,成本有所增加,原料和產肥都不具備價格優勢。

        “與常規天然氣競爭,生物天然氣不占優勢。因此,要把沼渣、沼液的附加值利用起來,作為有機肥還田等,形成一個閉合的循環,這個非常關鍵。”上述業內人士說,“生物質能源未來發展方向還是要走農業、環境、能源的循環之路,不是單靠某個產品,更多是解決環境問題,改善我國農業生態結構。”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我國對生物質能源重視不夠《中國能源報》(2020年11月23日 第02版)

100
版權保護聲明:爐具網選發有優質傳播價值的內容,可能會做部分刪節、修改。我們極其尊重優質原創內容的版權,如所選內容未能聯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請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聯系。

最新資訊

一级毛片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