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清潔取暖應用起來還是有很多方式的,今天爐具網就和大家分享下如何通過技術來解決,首先經科學評估和專家論證根據縣域特征提出了建設“一核二區七基地”,并結合改造主體實際情況,創新提出“生物質燃料+環保專用爐具”分散式取暖、“生物質燃料+鍋爐機組”分布式取暖、“生物質熱電聯產”集中式供暖“三種模式”。
(一)“集中式”生物質熱電聯產供暖
生物質熱電聯產集中供暖模式主要依托山東陽信縣金緣生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熱電聯產清潔供熱項目。金緣集團主要以玉米芯等農作物秸稈為原料,通過提取農作物秸稈中的半纖維素生產糠醛、木糖,把生產后的廢渣作為鍋爐燃料生產高壓蒸汽發電,同時利用余熱為周邊農村供暖,實現生物質資源的綜合利用。該公司2009年10月開工建設,2012年2月投入運營,年發電量7200萬千瓦時,對外供熱蒸汽22.75萬噸,14個村2713戶實現冬季集中清潔取暖。同時,禾怡園現代農業項目通過金緣集團集中清潔供熱實現蔬菜大棚冬季生產。
(二)“分布式”生物質清潔取暖
對于中小學校、衛生所等公共建筑和村莊規劃較規范、經濟條件較好、村班子及群眾基礎好的村莊,積極推廣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供暖。2018年,全縣共改造23個村3550戶。對于生物質爐具采暖村、中小學校等地,陽信縣采取合同能源管理(EPC)等方式,由專業企業管理運營生物質鍋爐供熱項目,開創了農村取暖能源化管理的先河。同時在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和北京化工大學的牽線及專家團隊的大力支持下,積極引進奧地利KWB公司的生物質鍋爐落戶陽信縣程塢學校。
(三)“分散式”生物質清潔取暖
在人口居住分散、不宜鋪設燃氣管網的農村地區,推廣戶用生物質成型燃料+環保專用爐具,有效替代農村散煤,解決農村居民戶用取暖及炊事的用能需求。2017年,陽信縣投資700萬元建成利民生物質能技術有限公司,承擔顆粒燃料生產供應、專用爐具引進等前期工作。同時在一個鄉鎮兩個村500余戶進行了整建制的分散式取暖試點改造,拉開生物質試點工作的序幕。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