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農村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技術服務,發揮好農村可再生能源在解決冬季清潔取暖中的作用,在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的指導下,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組織遴選了農村冬季清潔取暖10項典型技術模式?,F將技術模式分批進行推介展示,供各地參考借鑒。今天介紹農村冬季清潔取暖典型技術模式(二):生物質成型燃料集中供暖技術模式。
農村冬季清潔取暖典型技術模式(二):生物質成型燃料集中供暖技術模式
模式簡介:生物質成型燃料集中供暖是將秸稈等農林生物質壓縮成塊狀、棒狀、顆粒狀等成型燃料,配套生物質專用鍋爐燃燒產生熱能,通過供熱管網為農村社區及鄉鎮政府、學校等單位提供集中供暖。成型燃料燃燒產生的煙氣經凈化除塵設備處理后排放,產生的草木灰還田利用。該模式一般由供暖企業或村集體負責生物質供暖鍋爐運行、管理及維護,并向供暖對象收取供暖費,實行市場化運營。生物質成型燃料一般由當地企業加工銷售。
生物質成型燃料集中供暖技術模式示意圖
模式特點:一是燃料使用便捷。與散秸稈相比,成型燃料體積縮小6-8倍,便于存儲、運輸。二是鍋爐性能好。配套的專用鍋爐熱效率可達85%以上,使用壽命長,安裝成本低。三是生態效益好。生物質成型燃料替代燃煤,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鍋爐配備凈化除塵設備,可以達標排放;草木灰可用于生產肥料,實現“生物質→燃料→肥料”循環利用。
適宜區域:適用于農林生物質資源豐富、冬季寒冷、供暖期長、農戶居住相對集中的地區。
典型案例: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農村地區公共建筑生物質成型燃料清潔供暖項目,通過對鄉鎮政府、學校、醫院、村委會等45處公共建筑集中供暖實施煤改生物質,總面積13.3萬平方米,一個采暖期消耗生物質顆粒燃料近4000噸,可替代標煤約2000噸。2021年,較改造之前的分散管理,通過專業化運營、標準化管理,提高供暖效率,降低運營成本,與原燃煤鍋爐取暖相比,運營成本下降20%左右。
原標題:農村冬季清潔取暖典型技術模式(二):生物質成型燃料集中供暖技術模式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