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是為保障廣大群眾溫暖過冬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今天介紹農村冬季清潔取暖典型技術模式(五):生物質熱解氣碳聯產集中供暖技術模式。
農村冬季清潔取暖典型技術模式(五):生物質熱解氣碳聯產集中供暖技術模式
模式簡介:生物質熱解氣碳聯產集中供暖是將秸稈等農林生物質通過熱解氣化裝置轉換成熱解氣、生物炭等,熱解氣經鍋爐燃燒產生熱能,為農村社區及鄉鎮政府、學校等單位提供集中供暖。非供暖期以生產生物炭為主,熱解氣可用于輔助加熱。該模式一般由生物質熱解氣化企業負責鍋爐運行、管理及維護,并向供暖對象收取供暖費,實行市場化運營。
生物質熱解氣碳聯產集中供暖技術模式示意圖
模式特點:一是資源利用充分高效。秸稈等農林廢棄物經熱解轉化為高品質的熱解氣和生物炭,實現了農林廢棄物能源化、資源化綜合高效利用。二是清潔低碳。熱解氣經多級凈化后燃燒,相比直接燃燒,大氣污染物排放少;以生物質熱解氣替代燃煤,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適宜區域:適用于農林生物質資源豐富、大氣污染防治要求高、農戶居住相對集中的地區。
典型案例:山西長治成家川村生物質氣炭聯產集中供熱項目,為692戶農村居民和小學、村委會等3個公共單位供暖,供暖面積8.9萬平方米。年消納生物質原料5500噸,生產生物炭600噸,年可替代標煤2500噸。2021年,項目通過供暖收入和生物炭銷售收入,年收益50多萬元,實現盈利穩定運行。
原標題:農村冬季清潔取暖典型技術模式(五):生物質熱解氣碳聯產集中供暖技術模式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