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至7月5日為全國節能宣傳周,7月2日為全國低碳日。為響應國家號召,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業委員會近日將推出主題為“綠水青山,節能增效”農村清潔取暖典型案例系列宣傳活動
農村清潔取暖典型案例系列報道——
陽信縣“生物質燃料 + 專用爐具”分散式供熱項目
推廣地點:山東省陽信縣
實施單位:煙臺尚美麗家新能源有限公司
實施背景
地處京津冀“2+26”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中心位置的陽信縣,現有854個行政村,11萬戶46萬人。陽信是農業大縣,有10萬畝梨園年可剪枝5萬噸,55萬畝耕地年產秸稈80萬噸,木器加工企業年供應鋸末10萬噸,肉牛年存欄27萬頭可產生鮮牛糞150余萬噸。陽信不僅有豐富的生物質資源,而且具有生物質清潔取暖的剛性需求,正在探索實施“生物質燃料+ 專用爐具”分散式供熱、“生物質燃料+ 鍋爐”分布式供熱、生物質熱電聯產集中供熱“三種模式”。
煙臺尚美麗家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冊商標“佰客邦”),定位 “清潔采暖綜合服務商”,與中國農業大學生物能源環境科學與技術研究室共建研究生實踐基地,針對農林廢棄物循環利用以及生物質清潔爐具推廣進行技術合作。依托BEST實驗室的技術支持,主要做農村清潔采暖產品及農林廢棄物循環利用技術轉化。
項目概況
2017年6月,煙臺尚美麗家新能源有限公司針對陽信縣本地用戶需求,結合生物質顆粒燃料的燃燒特點,開發了生物質炊事烤火爐。
2017年完成陽信縣2個整村推進,完成224個自然村“生物質燃料+ 專用爐具”分散式供熱。2018年在陽信縣推廣1.5萬臺生物質專用爐具。
實施效果
陽信全縣已有2.5萬戶實現生物質清潔取暖,占全縣總戶數的約五分之一。三年內,全縣9.5萬戶將實現全覆蓋。
據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中國環科院專家測算,陽信實現生物質清潔取暖全覆蓋,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6 萬噸、顆粒物排放3440噸、二氧化硫排放2390噸、氮氧化物排放615噸。陽信縣生物質能源清潔供熱改造前后,對比表明效果直接明顯。一是清潔高效,顯著改善空氣質量。生物質供熱以來,陽信縣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量,同比分別下降15%、8%、29%、20%。
為了讓農民在補貼到期后能繼續使用生物質清潔取暖,陽信縣正在開展秸稈換燃料工作。以玉米秸稈為例,陽信土地畝產鮮玉米秸稈2000公斤左右。三口之家4.5畝地,可轉化成顆粒燃料1575公斤,基本能滿足自家需求。
在陽信,秸稈除了能換燃料,還能送到生產生物質燃料的企業賣錢。陽信縣的李連芳村、洼里趙村等村落,村莊的大街小巷干凈整潔,農村常見的“三大堆”不見了。原來秸稈沒人要,都扔到溝里了,現在的秸稈、樹枝能賣錢就不再扔了。村里成立了專門收秸稈、樹枝的經紀人。秸稈廢棄物已經變成了“暖寶寶”。
服務措施
陽信縣政府成立國有控股生物質成型燃料加工廠,收集農林廢棄物,配送到鄉村用戶,解決了成型燃料的收集、加工和配送問題。配套專用生物質爐具,按照爐具行業標準及國家環保排放標準,進行招投標,由爐具企業進行爐具配送,安裝到戶。本地設置售后服務機構,滿足用戶的爐具使用培訓及售后需求。
項目意義
2018年陽信縣完成生物質能改造25034萬戶,2019年、2020年再改造7萬余戶,實現生物質清潔供熱縣域全覆蓋,將建成全國首個農村清潔供熱“無煤縣”。煙臺尚美麗家新能源有限公司通過在陽信縣的項目實施,探索出一條低碳環保、生態循環、集約惠民的農村清潔取暖新路子,也是“最農村”的生態可循環模式,2018年在西小王鎮“棉花小鎮”進行了復制推廣,得到省、市主要領導的密切關注和充分肯定,實現了節能減排、廢物利用、群眾增收等多方面的綜合效益。
上一篇:海倫市秸稈能源化利用“以工養農”模式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