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委會秘書處

農村冬季清潔取暖10項典型技術模式之一: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術模式

中國爐具網    作者:管理員    來源: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    日期:2023-12-27 14:14:37    瀏覽:797
100

在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的指導下,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組織遴選了農村冬季清潔取暖10項典型技術模式。今天介紹農村冬季清潔取暖典型技術模式(一):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術模式。

農村冬季清潔取暖典型技術模式(一):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術模式

模式簡介: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是將農作物秸稈經機械化打捆,直接作為燃料在專用秸稈打捆直燃鍋爐內燃燒產生熱能,通過供熱管網為農村社區及鄉鎮政府、學校等單位提供集中供暖。秸稈燃燒產生的煙氣經凈化除塵設備處理后排放,產生的草木灰還田利用。該模式一般由供暖企業或村集體負責鍋爐的運行、管理及維護,并向供暖對象收取供暖費,實行市場化運營。秸稈原料一般由當地秸稈綜合利用合作社或者經紀人負責收集運輸。

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是黨中央、國務院為保障廣大群眾溫暖過冬、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作出的一項重要決策部署,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為加強農村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技術服務,發揮好農村可再生能源在解決冬季清潔取暖中的作用,在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的指導下,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組織遴選了農村冬季清潔取暖10項典型技術模式?,F將技術模式分批進行推介展示,供各地參考借鑒。今天介紹農村冬季清潔取暖典型技術模式(一):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術模式。  農村冬季清潔取暖典型技術模式(一):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術模式  模式簡介: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是將農作物秸稈經機械化打捆,直接作為燃料在專用秸稈打捆直燃鍋爐內燃燒產生熱能,通過供熱管網為農村社區及鄉鎮政府、學校等單位提供集中供暖。秸稈燃燒產生的煙氣經凈化除塵設備處理后排放,產生的草木灰還田利用。該模式一般由供暖企業或村集體負責鍋爐的運行、管理及維護,并向供暖對象收取供暖費,實行市場化運營。秸稈原料一般由當地秸稈綜合利用合作社或者經紀人負責收集運輸。  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術模式示意圖  模式特點:一是運行成本低。秸稈收獲期與供暖開始時間基本銜接,秸稈就近收集利用,收儲運成本低,運行成本低于燃煤供暖。二是鍋爐適應性強。含水率30%以內、含雜率20%以內的秸稈捆均可直接使用。三是生態效益好。秸稈替代燃煤,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鍋爐配備凈化除塵設備可以達標排放;草木灰可用于生產肥料,實現“秸稈→燃料→肥料”循環利用。  適宜區域:適用于秸稈資源量大、冬季寒冷干燥、供暖期長、農戶居住相對集中的地區。  典型案例: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三江口鎮三江村,2019年建設12蒸噸秸稈打捆直燃鍋爐,通過建立“供暖公司運營服務—合作社或經紀人加工收儲—用戶采暖—政府監管”機制,為集中居住的660戶農戶及中心小學、鎮政府等集中供暖,總供暖面積達到9萬平方米,2022年利用秸稈約7800噸,代替標煤約3900噸,供暖公司使用秸稈打捆直燃鍋爐相比傳統燃煤鍋爐運行成本降低近12%。  原標題:農村冬季清潔取暖典型技術模式(一):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術模式

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術模式示意圖

模式特點:一是運行成本低。秸稈收獲期與供暖開始時間基本銜接,秸稈就近收集利用,收儲運成本低,運行成本低于燃煤供暖。二是鍋爐適應性強。含水率30%以內、含雜率20%以內的秸稈捆均可直接使用。三是生態效益好。秸稈替代燃煤,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鍋爐配備凈化除塵設備可以達標排放;草木灰可用于生產肥料,實現“秸稈→燃料→肥料”循環利用。

適宜區域:適用于秸稈資源量大、冬季寒冷干燥、供暖期長、農戶居住相對集中的地區。

典型案例: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三江口鎮三江村,2019年建設12蒸噸秸稈打捆直燃鍋爐,通過建立“供暖公司運營服務—合作社或經紀人加工收儲—用戶采暖—政府監管”機制,為集中居住的660戶農戶及中心小學、鎮政府等集中供暖,總供暖面積達到9萬平方米,2022年利用秸稈約7800噸,代替標煤約3900噸,供暖公司使用秸稈打捆直燃鍋爐相比傳統燃煤鍋爐運行成本降低近12%。

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是黨中央、國務院為保障廣大群眾溫暖過冬、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作出的一項重要決策部署,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為加強農村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技術服務,發揮好農村可再生能源在解決冬季清潔取暖中的作用,在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的指導下,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組織遴選了農村冬季清潔取暖10項典型技術模式。現將技術模式分批進行推介展示,供各地參考借鑒。今天介紹農村冬季清潔取暖典型技術模式(一):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術模式。  農村冬季清潔取暖典型技術模式(一):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術模式  模式簡介: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是將農作物秸稈經機械化打捆,直接作為燃料在專用秸稈打捆直燃鍋爐內燃燒產生熱能,通過供熱管網為農村社區及鄉鎮政府、學校等單位提供集中供暖。秸稈燃燒產生的煙氣經凈化除塵設備處理后排放,產生的草木灰還田利用。該模式一般由供暖企業或村集體負責鍋爐的運行、管理及維護,并向供暖對象收取供暖費,實行市場化運營。秸稈原料一般由當地秸稈綜合利用合作社或者經紀人負責收集運輸。  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術模式示意圖  模式特點:一是運行成本低。秸稈收獲期與供暖開始時間基本銜接,秸稈就近收集利用,收儲運成本低,運行成本低于燃煤供暖。二是鍋爐適應性強。含水率30%以內、含雜率20%以內的秸稈捆均可直接使用。三是生態效益好。秸稈替代燃煤,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鍋爐配備凈化除塵設備可以達標排放;草木灰可用于生產肥料,實現“秸稈→燃料→肥料”循環利用。  適宜區域:適用于秸稈資源量大、冬季寒冷干燥、供暖期長、農戶居住相對集中的地區。  典型案例: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三江口鎮三江村,2019年建設12蒸噸秸稈打捆直燃鍋爐,通過建立“供暖公司運營服務—合作社或經紀人加工收儲—用戶采暖—政府監管”機制,為集中居住的660戶農戶及中心小學、鎮政府等集中供暖,總供暖面積達到9萬平方米,2022年利用秸稈約7800噸,代替標煤約3900噸,供暖公司使用秸稈打捆直燃鍋爐相比傳統燃煤鍋爐運行成本降低近12%。  原標題:農村冬季清潔取暖典型技術模式(一):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術模式2

原標題:農村冬季清潔取暖典型技術模式(一):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術模式

100
版權保護聲明:爐具網選發有優質傳播價值的內容,可能會做部分刪節、修改。我們極其尊重優質原創內容的版權,如所選內容未能聯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請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聯系。

最新資訊

一级毛片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