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在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的指導下,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組織遴選了農村冬季清潔取暖10項典型技術模式。現將技術模式分批進行推介展示,供各地參考借鑒。今天是農村冬季清潔取暖典型技術模式(三):生物質成型燃料戶用取暖技術模式。
農村冬季清潔取暖典型技術模式(三):生物質成型燃料戶用取暖技術模式
模式簡介:生物質成型燃料戶用取暖是以生物質成型燃料替代農村散煤,配套戶用生物質清潔爐具,為分散居住的農戶提供清潔取暖炊事用能。生物質成型燃料一般由當地成型燃料加工站點生產,農戶可直接向加工站點購買或采取秸稈“折量兌換”的方式獲得成型燃料。
生物質成型燃料戶用取暖技術模式示意圖
模式特點:一是取暖成本低。農村地區秸稈資源豐富,農戶采用“折量兌換”的方式,可兌換部分成型燃料,降低取暖成本。二是污染物排放較低。與傳統燃煤取暖相比,生物質成型燃料取暖排放的顆粒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明顯降低。三是爐具類型多樣??蓾M足農戶炊事取暖需求,符合農村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部分爐具實現智能化,操作簡單方便,群眾接受度高。
適宜區域:適用于農林生物質資源豐富、冬季寒冷、農戶居住相對分散,以及“煤改電”“煤改氣”難以覆蓋的地區。
典型案例:黑龍江省肇東市黎明鎮珊樹村秸稈壓塊生物質成型燃料分散供暖項目,依托當地秸稈壓塊成型燃料加工站,供周邊350戶生物質爐具分散取暖,2022年加工站以每噸450元價格銷售給農戶,一個采暖季平均每戶使用約3噸秸稈壓塊生物質成型燃料,支出1350元,相比每年使用2噸煤炭取暖,每噸煤炭按照1200元的價格測算,年節約支出1050元。
原標題:農村冬季清潔取暖典型技術模式(三):生物質成型燃料戶用取暖技術模式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