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業連年豐收,秸稈產生量也逐年增多,秸稈綜合利用問題凸顯。如何進一步促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1月19日,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主辦的我國“十二五”循環型農業發展暨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政策研討會上,眾多官員、專家和企業家對此進行探討。
小散項目有望獲支持
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秸稈可收集量約為7億噸,其中13個糧食主產區約為5億噸,約占全國總量的73%。隨著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和農村生活條件改善,秸稈隨意拋棄、焚燒現象嚴重,帶來一系列環境問題。
北京五星騰達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高銘說,據粗略統計,全國焚燒的秸稈約占總儲量的30%。秸稈焚燒是我國多年來的老大難問題,更是一個大氣污染源頭。
在政策支持下,我國的秸稈已經由過去用作農村生活能源拓展到燃料領域。數據顯示,2010年秸稈綜合利用量約為5億噸,綜合利用率達到70.6%,與2008年相比提高了3.6個百分點?!丁笆濉鞭r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實施方案》提出,到2013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75%,到2015年力爭秸稈綜合利用率超過80%。
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司處長牛波介紹,目前各個省都做了秸稈綜合利用的規劃,尤其是13個糧食主產區,應該說80%的目標能夠完成。不過,他提醒,完成目標面臨著現實問題?!叭菀鬃龅?,在政策落實之后已經做了。剩余的是不好收集、不容易處理的。”他說。
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面,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了燃料化政策,國家能源局的綠色能源示范縣也促進了這方面的發展。牛波表示,未來會對現在的秸稈綜合利用政策進行評估,及時調整和控制支持的力度和方向。
“我們目前考慮的是,一些小、散的秸稈利用項目,在申報扶持時往往達不到國家發改委對固定資產投資的要求。但是很多這樣的項目對農村很適用,可以把一些不好收集的秸稈加以利用。下一步,要考慮把一些偏遠地方的、小而散的項目支持起來。”牛波說。
多力并發
河南省駐馬店市新蔡縣是農業大縣。該縣近幾年一直在推廣“能態經濟”(即能源加生態)。針對農業秸稈綜合利用現狀,新蔡縣縣委書記賈國印認為,應該提倡分布式轉化,鼓勵就地消納。
“與其他項目相比,可再生性的秸稈利用項目在企業經營方面可能出現財務微利。因此,這類項目既需要按照市場機制運行,也需要國家政策扶持。”國務院法制辦財政金融司副處長葉建勛認為,地方政府要為企業提供更多資金、信息、技術、土地使用、企業經營等支持。在他看來,應該給中西部欠發達地方、農作物秸稈豐富的地方給予充分支持。
發展農作物秸稈利用項目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不少專家提到,秸稈利用項目的開發迫切需要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的支撐。
在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副處長王飛看來,我國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水平總的來說還比較低,企業規模也不大。應該加大對秸稈循環農業企業的扶持力度,形成技術領先、規模發展、多產業融合的秸稈循環農業企業。同時讓企業與農民建立聯動機制,帶動農民致富。
王飛建議,科技部將秸稈循環農業技術作為重要方面立項;國家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面給予企業資金支持;金融部門降低信貸門檻,和企業建立多渠道的合作機制;進一步支持農作物秸稈利用項目的發展。
循環理念的發展和消費有一定關系。根據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室副主任趙萍的調查,有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會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條件下購買可持續的消費品。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