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委會秘書處

習近平:積極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

中國爐具網    來源:京華時報    日期:2014-06-15 23:10:04    瀏覽:1018
100

        6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研究我國能源安全戰略。習近平就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提出5點要求,要求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供應體系,立足國內多元供應保安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副組長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成員張高麗出席會議。

        抓緊啟動沿海新核電項目

        習近平指出,盡管我國能源發展取得了巨大成績,但也面臨著能源需求壓力巨大、能源供給制約較多、能源生產和消費對生態環境損害嚴重、能源技術水平總體落后等挑戰。我們必須從國家發展和安全的戰略高度,審時度勢,借勢而為,找到順應能源大勢之道。

        習近平強調,面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必須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是長期戰略,必須從當前做起,加快實施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習近平就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提出5點要求。

        習近平要求,要抓緊制定2030年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研究“十三五”能源規劃。繼續建設以電力外送為主的千萬千瓦級大型煤電基地,提高煤電機組準入標準,對達不到節能減排標準的現役機組限期實施改造升級,繼續發展遠距離大容量輸電技術。在采取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抓緊啟動東部沿海地區新的核電項目建設。務實推進“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加大中亞、中東、美洲、非洲等油氣的合作力度。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加強油氣管線、油氣儲備設施建設,完善能源應急體系和能力建設,完善能源統計制度。積極推進能源體制改革,抓緊制定電力體制改革和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啟動能源領域法律法規立改廢工作。

        會議聽取了國家能源局關于我國能源安全戰略的匯報,領導小組成員進行了討論。

        ■能源生產消費革命5點要求

        第一推動能源消費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堅決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有效落實節能優先方針,把節能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堅定調整產業結構,高度重視城鎮化節能,樹立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加快形成能源節約型社會。

        第二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供應體系。立足國內多元供應保安全,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著力發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氣、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同步加強能源輸配網絡和儲備設施建設。

        第三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立足我國國情,緊跟國際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以綠色低碳為方向,分類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并同其他領域高新技術緊密結合,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

        第四推動能源體制革命,打通能源發展快車道。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還原能源商品屬性,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轉變政府對能源的監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體系。

        第五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在主要立足國內的前提條件下,在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加強國際合作,有效利用國際資源。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設立于1980年,是中共中央政治局領導經濟工作的議事協調機構,是中國經濟的核心領導和決策部門。其成員由分管經濟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員、國務院領導成員和部分綜合經濟管理機構的領導成員組成。

        一般而言,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由國務院總理兼任,常務副總理擔任副組長。昨天會議的信息顯示,習近平出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出任副組長。

        據了解,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成人員一般包括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秘書長、國家發改委主任、財政部部長、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國資委主任、證監會主席、保監會主席、銀監會主席等財經官員。

        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即中共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中財辦,是中國經濟決策的最核心部門。

        能源現狀

        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繼續攀升

        今年2月份,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2013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去年我國石油(成品油)和原油的表觀消費量分別達到4.98億噸和4.87億噸,同比分別增長1.7%和2.8%;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58.1%,與2012年基本持平。不過報告預計,今年我國石油和原油凈進口量將分別達到3.04億噸和2.98億噸,較2013年增長5.3%和7.1%,石油對外依存度將繼續上升。

        中石油的報告還預計,我國將在今年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凈進口國。據了解,從1993年首度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以來,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由當年的6%一路攀升,2009年突破50%的關鍵節點。而除了石油之外,我國天然氣和煤炭的對外依存度也持續上升。去年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由2012年的25.5%上升至31.6%,首次突破30%;去年煤炭對外依存度為8.13%,較2012年的7.11%上升明顯。同時在2013年,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為主的中國能源企業在海外市場跑馬圈地,以222億美元的并購總金額成為全球能源市場的最大買家。

        充分多元化構建能源安全體系

        能源領域的多位專家表示,13日會議當中透露出的信息表明,充分的多元化才能構建國家能源安全體系,高層就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所提出的要求,均直指要害并且具有面向未來的戰略眼光。

        要推進多元化能源外交

        能源領域學者王韜指出,當今能源系統包括多個層次,從能源結構、輸送途徑、儲能方式、基礎設施和終端用能設備,再到能源產品的交易方式和金融手段相比以前都有了極大的豐富。只有充分多元化才能分散能源系統過度依賴某一能源供應和能源形式的風險,多元化的市場也能夠鼓勵競爭,提高能源生產與使用效率。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査道炯指出,要推進多元化能源外交,才能體現買方市場優勢,變被動為主動。以石油為例,中東是目前我國石油主要進口源,但地區形勢動蕩影響供應,所以在鞏固與中東國家能源合作的同時,我們還要不斷深化與拉美、俄羅斯以及中亞國家能源合作。我國應建立和鞏固能源多邊合作機制,廣泛參與國際能源事務和規則制定。

        氣電市場定價還需改革

        另外,13日的會議中還提及要推動能源體制革命,打通能源發展快車道,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還原能源商品屬性,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對此,能源領域的多位專家普遍表示,目前我國的煤炭和石油兩個行業的改革比較成功,已經基本形成了市場定價機制,不過天然氣、電力等行業還需要進一步推動改革。

        復旦大學能源經濟與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力波認為,種種政策信號都表明,能源資源品定價市場化改革的步伐將不斷提速,總體的方向是正在修正以往偏低、失真的價格,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通過科學、市場化定價,更加真實地體現能源資源產品的稀缺性,促進企業和公眾來節約、節能,此外還能有效地改善國內能源消費結構,推動能源技術的研發升級和新能源的普及。

100
版權保護聲明:爐具網選發有優質傳播價值的內容,可能會做部分刪節、修改。我們極其尊重優質原創內容的版權,如所選內容未能聯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請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聯系。

最新資訊

一级毛片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