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具網悉,9月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舉行記者會,發言人王翔介紹立法工作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據王翔介紹,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于9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舉行,屆時將審議能源法草案等。
能源法作為能源領域具有基礎性、統領性的法律,對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義。2024年4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對能源法草案進行初次審議。王翔介紹,根據各方面意見,提請本次常委會會議審議的草案二次審議稿擬作如下主要修改:
一是,增加規定憲法為該法的立法依據。
二是,明確國家建立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
三是,增加規定能源用戶應當依法履行節約能源的義務,鼓勵能源用戶優先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清潔低碳能源等。
四是,明確推進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
五是,增加規定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氫能等新能源開發利用的內容。
六是,增加規定國家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加強電源電網協同建設等。
七是,增加規定國家積極有序開發建設抽水蓄能電站,推進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
八是,增加規定國家通過實施綠色電力證書等制度建立綠色能源消費促進機制。
九是,完善法律責任部分規定。
十是,增加規定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生物質能、氫能等概念定義。
記者提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能源法草案二審稿與草案征求意見稿相比,重點做了哪些方面的調整,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王翔】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能源低碳發展關乎人類未來。新中國成立75年來,能源事業加快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能源法作為能源領域具有基礎性、統領性的法律,對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與草案征求意見稿相比,草案二審稿重點作了以下幾方面調整:
一是,增加規定憲法為該法的立法依據。
二是,根據黨中央有關實現“雙碳”目標任務的部署,調整補充有關具體條文。規定國家建立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加快構建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體系。增加規定能源用戶應當依法履行節約能源的義務,參與綠色能源消費等。
三是,明確推進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安全可靠有序要求,并增加規定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
四是,為進一步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增加規定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氫能等新能源開發利用的內容。
五是,為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增加規定國家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加強電源電網協同建設等。
六是,儲能技術的應用,對提高電網的調節能力和穩定性、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增加有關促進儲能發展的規定。
七是,為促進綠色能源消費,規定國家通過實施綠色電力證書等制度建立綠色能源消費促進機制。
八是,增加相關概念規定。
【央視記者】能源法草案二審稿在對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與傳統能源之間如何耦合發展上,有哪些規定?
【王翔】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能源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能源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體制革命和全方面加強國際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新時代能源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能源法草案二審稿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精神,明確規定實施“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戰略,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
一是,明確能源結構調整方向。國家支持優先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合理開發和清潔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推進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
二是,明確能源開發利用政策。分別對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氫能等新能源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規定相應的開發利用政策。
三是,推動燃煤發電清潔高效發展,合理布局燃煤發電建設,提高燃煤發電的調節能力。
四是,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加強電源電網協同建設,提高電網對清潔能源的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
五是,積極有序開發建設抽水蓄能電站,推進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發揮各類儲能在電力系統中的調節作用。
六是,加強能源科技創新,鼓勵和支持能源資源勘探開發、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等領域基礎性、關鍵性和前沿性重大技術、裝備及相關新材料的研究、開發、示范、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發展。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