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委會秘書處

遼寧朝陽市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

中國爐具網    作者:管理員    來源:朝陽市生態環境局    日期:2023-11-24 08:59:21    瀏覽:813
100

       近日,遼寧省朝陽市生態環境局等14部門印發《朝陽市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指出,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開展散煤清潔化替代和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燃煤鍋爐關停整合。因地制宜穩妥實施散煤清潔能源替代。2023年,中央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支持的散煤治理項目全部完工并實現穩定運行,雙塔區、龍城區和朝陽縣進一步排查主城區(含城中村、城鄉結合部)散煤治理情況,按照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的原則,科學規劃制定散煤清潔能源替代治理方案,落實治理計劃至街道(鎮)、社區(村)。2024年,主城區基本實現清潔取暖。全力做好清潔取暖天然氣、電力等能源保障工作,油氣、電網、發電等國有企業要切實擔負起社會責任,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依法將整體完成清潔取暖改造并穩定運行的區域劃入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強化服務管理、完善清潔取暖長效機制、防止散煤復燒。

       清潔取暖攻堅行動。加大燃煤鍋爐淘汰力度。整合供熱資源,加快供熱區域熱網互聯互通,充分釋放大型煤電機組、工業余熱等供熱能力,有序擴大集中供熱范圍,大力推進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燃煤鍋爐關停整合。已完成淘汰的燃煤鍋爐依法注銷相關手續。到2025年,城市建成區35蒸噸/小時及以下的燃煤鍋爐全部淘汰。

       因地制宜穩妥實施散煤清潔能源替代。2023年,中央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支持的散煤治理項目全部完工并實現穩定運行,雙塔區、龍城區和朝陽縣進一步排查主城區(含城中村、城鄉結合部)散煤治理情況,按照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的原則,科學規劃制定散煤清潔能源替代治理方案,落實治理計劃至街道(鎮)、社區(村)。2024年,主城區基本實現清潔取暖。全力做好清潔取暖天然氣、電力等能源保障工作,油氣、電網、發電等國有企業要切實擔負起社會責任,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依法將整體完成清潔取暖改造并穩定運行的區域劃入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強化服務管理、完善清潔取暖長效機制、防止散煤復燒。嚴格執行銷售煤炭質量標準,嚴厲打擊劣質煤銷售,每年定期開展散煤經銷點監督檢查,禁燃區內散煤銷售網點全部取締。

       大氣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行動。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堅持先立后破,嚴格控制煤炭消費增長。有序推動煤炭減量替代,推進煤炭向清潔燃料、優質原料和高質材料轉變。按照“以氣定改”原則有序推進工業燃煤天然氣替代。到2025年,全市清潔能源發電總裝機突破800萬千瓦時,非化石能源裝機占比超過80%,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

       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堅持“農用優先、就地就近”原則,以秸稈集約化、產業化、高值化為重點,全面推進秸稈“五化”利用。完善收儲運體系,建立秸稈資源臺賬,健全秸稈綜合利用監測評價體系,強化科技服務保障。提前謀劃秸稈離、還田工作,建立秸稈離、還田管理臺賬,明確區域和時限。

關于印發《朝陽市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
朝環發〔2023〕44號

市生態環境局各分局,各縣(市)區發展改革局、科技局、工業和信息局、公安局、財政局、住房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農業農村局、商務局、城管綜合執法局、市場監管局、氣象局,各供電分公司,朝陽機場,鐵路各場站:

       現將《朝陽市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朝陽市生態環境局
朝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朝陽市科學技術局
朝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朝陽市公安局
朝陽市財政局
朝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朝陽市交通運輸局
朝陽市農業農村局
朝陽市商務局
朝陽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
朝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朝陽市氣象局
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朝陽供電公司
2023年11月7日

朝陽市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

為貫徹落實省生態環境廳等18個部門《遼寧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和省、市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有關要求,持續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有效遏制臭氧污染增長趨勢,努力消除秋冬季重污染天氣,以高水平保護助力高質量發展,為美麗朝陽建設奠定基礎,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改善空氣質量為核心,加強PM2.5與臭氧污染協同控制,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大氣污染突出問題,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的藍天。

(二)基本原則

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和依法治污。秋冬季聚焦PM2.5和重污染天氣、夏季(5月至9月)聚焦臭氧、全年緊抓柴油貨車開展攻堅;以凌源市、朝陽縣、建平縣、雙塔區和龍城區為重點地區,以主城區為重點區域;科學確定攻堅問題、對象、時間、措施,嚴格依法治理、依法監管,反對“一刀切”“運動式”攻堅。

堅持優化結構、標本兼治。大力推進產業、能源、運輸結構優化調整,提升工業、運輸等領域清潔低碳水平,持續推進重點行業深度治理。完善應對機制,精準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

堅持系統觀念、協同增效。突出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統籌大氣污染防治和溫室氣體減排,促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減排,加強區域協同治理、聯防聯控。

堅持部門協作、壓實責任。明確責任分工、強化部門協作,開展聯合執法,形成治污合力。加強異地幫扶,層層壓實責任,嚴格監督考核。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全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基本消除;PM2.5與臭氧協同治理取得積極成效,臭氧濃度增長趨勢得到有效遏制;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水平顯著提高,移動源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明顯下降。全市PM2.5、優良天數比率和重污染天數比率達到考核要求。

二、主要任務

統籌大氣污染防治與“雙碳”目標要求,將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三個標志性戰役任務措施與降碳措施一體謀劃、一體推進,優化調整產業、能源、運輸結構,從源頭減少大氣污染物和碳排放,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實現新突破。促進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開展傳統產業集群和工業園區升級改造。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開展散煤清潔化替代和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燃煤鍋爐關停整合。構建綠色交通運輸體系,堅持“車、油、路、企”統籌,以柴油貨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為監管重點,聚焦煤炭、焦炭、礦石等大宗物料運輸通道,堅持源頭防控、過程防控和協同防控,加快推進“公轉鐵”,提高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綠色低碳水平。聚焦揮發性有機物(VOCs)、氮氧化物(NOx)等多污染物協同減排。以化工、涂裝、制藥、包裝印刷和油品儲運銷等為重點,加強VOCs源頭、無組織、末端全流程治理。高質量完成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推動玻璃、礦物棉、鑄造、石灰、電石等行業深度治理。嚴把治理工程質量,多措并舉治理低價中標亂象。統籌做好大氣污染防治過程中安全防范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縣(市)區要把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新突破放在重要位置,作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舉措,按照“十四五”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任務,制定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明確職責分工,分解各年度任務,建立重大工程清單,積極爭取省級及以上補助資金,加大本級財政支持力度,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各部門加強協調,建立聯動機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及時協調解決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

(二)強化聯防聯控

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測、統一污染防治措施的要求,強化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與錦州市、阜新市、葫蘆島市等地聯動開展遼西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建立完善市、縣兩級重污染天氣應對預案體系,修訂完善重污染天氣預警、啟動、響應、解除工作流程。規范重點行業企業績效分級,推進重點行業企業提升績效水平,強化應急減排清單標準化管理,精準實施管控措施。加強部門聯合協作,圍繞標志性戰役任務措施,精準、高效開展環境監督執法,在油品、煤炭質量、含VOCs產品質量、柴油車尾氣排放等領域實施多部門聯合整治工作。

(三)加強能力建設

強化科技支撐,開展PM2.5和臭氧協同防控研究。加強監測能力建設,不斷完善PM2.5和臭氧協同治理監測網絡,推動構建“天地空”一體化監測體系。加強污染源監測監控,推進大氣環境重點排污單位依法安裝自動監測設備,并聯網穩定運行。建立市級異地交叉監督幫扶工作體系,指導基層提升監管水平。持續開展環保信用評價。

(四)強化監督考核。

定期調度各縣(市)區工作任務和重大工程進展情況,通報空氣質量狀況,將標志性戰役年度和終期有關目標完成情況作為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強化目標任務落實,對有關落實情況開展聯合督導檢查,對未完成目標任務的地區依法依規實行通報批評和約談問責。

附件1

朝陽市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

一、攻堅目標

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全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控制在0.65%以內。

二、大氣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行動

推動產業結構和布局優化調整。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以下簡稱“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堅決叫停不符合要求的“兩高一低”項目,以鋼鐵、水泥、有色等行業為重點,實施重點工程能耗強度、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推動在建和擬建“兩高一低”項目能效、環保水平提升。依法依規壓減過剩產能和淘汰落后產能。持續推動常態化水泥錯峰生產。推行鋼鐵、焦化、燒結一體化布局,鼓勵長流程煉鋼轉型為電爐短流程煉鋼,推進鋼鐵企業兼并重組,提升產能集中度。(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落實。以下各項任務均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落實,不再一一列出)

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堅持先立后破,嚴格控制煤炭消費增長。有序推動煤炭減量替代,推進煤炭向清潔燃料、優質原料和高質材料轉變。按照“以氣定改”原則有序推進工業燃煤天然氣替代。到2025年,全市清潔能源發電總裝機突破800萬千瓦時,非化石能源裝機占比超過80%,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開展產業集群和工業園區升級改造。推進綠色產業集群和工業園區的創建,全面推動冶金、化工、炭素、家具、皮革、制鞋、陶瓷、玻璃纖維等傳統產業集群和工業園區排查整治,從生產工藝、產品質量、產能規模、能耗水平、燃料類型、原輔材料替代、污染治理和區域環境綜合整治等方面明確升級改造標準,建立清單開展綠色升級改造,淘汰關停一批、搬遷入園一批、就地改造一批、做優做強一批,切實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和環保治理水平。完善動態管理機制,嚴防“散亂污”企業反彈。(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清潔取暖攻堅行動

加大燃煤鍋爐淘汰力度。整合供熱資源,加快供熱區域熱網互聯互通,充分釋放大型煤電機組、工業余熱等供熱能力,有序擴大集中供熱范圍,大力推進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燃煤鍋爐關停整合。已完成淘汰的燃煤鍋爐依法注銷相關手續。到2025年,城市建成區35蒸噸/小時及以下的燃煤鍋爐全部淘汰。(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生態環境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因地制宜穩妥實施散煤清潔能源替代。2023年,中央大

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支持的散煤治理項目全部完工并實現穩定運行,雙塔區、龍城區和朝陽縣進一步排查主城區(含城中村、城鄉結合部)散煤治理情況,按照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的原則,科學規劃制定散煤清潔能源替代治理方案,落實治理計劃至街道(鎮)、社區(村)。2024年,主城區基本實現清潔取暖。全力做好清潔取暖天然氣、電力等能源保障工作,油氣、電網、發電等國有企業要切實擔負起社會責任,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依法將整體完成清潔取暖改造并穩定運行的區域劃入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強化服務管理、完善清潔取暖長效機制、防止散煤復燒。嚴格執行銷售煤炭質量標準,嚴厲打擊劣質煤銷售,每年定期開展散煤經銷點監督檢查,禁燃區內散煤銷售網點全部取締。(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城管綜合執法局、朝陽供電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大氣面源治理提升行動

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堅持“農用優先、就地就近”原則,以秸稈集約化、產業化、高值化為重點,全面推進秸稈“五化”利用。按照全省統一部署,推動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創建,培育壯大秸稈利用市場主體,完善收儲運體系,建立秸稈資源臺賬,健全秸稈綜合利用監測評價體系,強化科技服務保障。提前謀劃秸稈離、還田工作,建立秸稈離、還田管理臺賬,明確區域和時限。(市農業農村局牽頭負責)

加強秸稈禁燒管控。壓實秸稈四級網格監管責任,緊盯收工時、上半夜、雨雪前、播種前及鍋爐集中啟爐等重要時間節點,制定專項工作方案,科學有序疏導。及時對國家、省反饋的衛星遙感火點開展現場核實,并充分利用高清視頻監控、無人機等先進技術,強化不利氣象條件下的監管執法。對秸稈焚燒問題突出誘發重污染天氣的,嚴肅追責問責。(市生態環境局牽頭負責)

持續強化揚塵污染治理。加強施工揚塵精細化管控,2023年12月底前建立施工工地管理臺賬并動態更新,督促施工工地嚴格落實“六個百分百”要求,強化土石方作業灑水抑塵,加強渣土車密閉,增加作業車輛和機械沖洗次數,防止帶泥行駛。強化道路揚塵綜合整治,持續推進道路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完善抑塵車、灑水車、清掃車等揚塵污染防治設施,推進吸塵式機械化濕式清掃作業,加大城市外環路、城市出入口、城鄉結合部、施工工地等城鄉重要路段沖洗保潔力度。對城市公共區域、臨時閑置土地、城區道路兩側開展裸露土地排查,2023年12月底前建立管理臺賬并動態更新,對排查發現的裸露土地限期完成硬化和綠化。加強砂石場、建筑垃圾等堆場揚塵管控。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定期開展建筑施工工地、渣土等散料運輸車輛密閉措施、裸露土地覆蓋等多部門聯合執法檢查,冬、春季分別開展建筑工地全覆蓋檢查。(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城管綜合執法局、市水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重污染天氣聯合應對行動

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空氣質量預報體系,不斷強化市級空氣質量預測預報能力建設,逐步提高未來7—10天區域污染過程預報準確率。深入排查分析重污染天氣成因與來源,及時開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效果評估,系統總結監測預報、預警響應、措施落實等各環節執行情況和成效,查找薄弱環節,不斷完善相關工作機制。加強環境氣象數值預報模式研發,提高重污染天氣過程客觀化氣象預報產品準確率及應用。開展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融合清單編制工作。逐步完善市本級的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組分監測網絡。按照全省統一部署,進一步優化省控空氣質量監測點位,組織具備條件的重點鄉鎮開展空氣質量監測,在污染嚴重鄉鎮增設小微站,開展大氣氣溶膠衛星遙感監測。(市生態環境局、市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按照國家、省相關要求,優化重污染天氣預警啟動標準,及時修訂市、縣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部門職責分工,推動重點行業企業的績效定級。通過開展污染行為特別管控等方式,對預測將要出現的中度、輕度污染過程和特征污染物開展積極應對。(市生態環境局牽頭負責)

強化應急減排措施清單化管理。嚴格按照相關技術指南有關要求,每年8月底前完成應急減排措施清單修訂,做到涉氣企業全覆蓋。工業源應急減排措施應落實到具體生產線、生產環節、生產設施,做到可操作、可監測、可核查,工業余熱供暖和協同處置企業應嚴格執行按需定產。將特殊時段禁止或限制污染物排放要求依法納入排污許可證。(市生態環境局牽頭負責)

加大地方財政預算投入。加大地方財政對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戰相關工作的資金投入力度,將重污染天氣應對能力建設、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修編、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清單編制、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企業績效評級等相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市財政局牽頭負責)

六、強化監管執法攻堅行動

嚴格日常監管執法。建立聯合執法信息共享機制,開展大氣污染專項治理和聯合執法。在鍋爐爐窯綜合治理、煤炭質量、柴油車(機)、油品質量、揚塵管控等領域實施多部門聯合執法,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加強執法監測聯動,重點查處無證排污或不按證排污、旁路偷排、未安裝或不正常運行治污設施、超標排放、弄虛作假等行為。督促相關問題整改到位,并舉一反三加強監管。違法情節嚴重的,作為典型案例公開曝光。(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強化重污染天氣應對監管執法。嚴格落實企業重污染減排措施,加大減排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充分運用污染源自動監控、網格化監管平臺、工業用電量分析、車流量等手段,強化數據分析技術應用,提升監管效能,督促重污染應急減排責任落實。重污染應急減排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對相關企業依法處罰,并按規定下調績效分級。(市生態環境局牽頭負責)

100
版權保護聲明:爐具網選發有優質傳播價值的內容,可能會做部分刪節、修改。我們極其尊重優質原創內容的版權,如所選內容未能聯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請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聯系。

最新資訊

一级毛片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