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2023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實施方案印發指出,產業發展方向及扶持重點,秸稈燃料化利用。望江縣支持秸稈燃料化發展,通過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推進秸稈產業利用和提質增效。秸稈固化利用是將秸稈在一定溫度下軟化,并利用機械設備施加一定的壓力使其固化成型,得到棒狀或顆粒狀秸稈物質,從而實現秸稈生物質能轉化利用。將粉碎后的秸稈通過機械壓制成顆粒狀或者棒(塊)狀固體成型燃料,成型后的燃料比重大、體積小,便于儲存和運輸,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熱值可達3000-4500千卡/公斤,具有環保、易燃、灰分少、熱值高等特點,可替代木柴、原煤等燃料,廣泛用于取暖、生活爐灶、生產鍋爐、生物質發電等。望江縣依托2023年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扶持2個秸稈顆粒燃料生產基地,促進秸稈能源化利用發展?;亟ㄔO標準需滿足《秸稈成型燃料清潔生產技術規程》要求。
建設內容。秸稈燃料化項目。望江縣同創秸稈綜合利用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涼泉鄉團山村,成立于2022年5月,法定代表人張應連,是一家以秸稈收儲及綜合利用的企業,主要是從事油菜、玉米、棉花、芝麻、水稻等秸稈的收儲和轉運、綜合開發利用、廢棄農作物技術研發等。公司現有廠房1000平方米。望江縣鴻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安徽省望江縣鴉灘鎮碼頭村,成立于2018年6月,系鴉灘鎮重點招商引資單位,法人代表葉滿紅,注冊資本100萬元,占地面積30畝。2019年一期工程在望江縣鴉灘鎮碼頭村建設秸稈原料化加工建設項目,新建秸稈板材生產車間2650平方米 ,購置秸稈板材生產線1套、秸稈打包機、運輸機械設備等。本項目要按照安徽省地方標準《秸稈成型燃料清潔生產及利用技術規程》等文件要求,實施秸稈成型燃料生產。
資金獎補方式及使用,秸稈燃料化利用項目。通過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扶持2處秸稈成型燃料生產企業建設,對建設顆粒燃料加工廠房、生物質顆粒生產線相關配套設施設備進行補助。秸稈成型生物質燃料生產須按照安徽省地方標準《秸稈成型燃料清潔生產及利用技術規程》等文件要求。獎補方式采取先建后補,項目由望江縣同創秸稈綜合利用有限公司和望江縣鴻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擔。
望江縣2023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實施方案
目 錄
一、產業現狀
(一)縣域秸稈資源利用情況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三)產業發展方向及扶持重點
二、指導思想及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二)發展目標
(三)主導模式
三、建設內容
(一)秸稈燃料化項目
(二)秸稈飼料化利用項目
(三)秸稈肥料化利用項目
(四)秸稈綜合利用生態效應監測評價及展示基地建設
(五)項目審計、培訓、實施方案編制等相關工作
四、資金分配及使用
(一)資金獎補方式
(二)資金管理辦法
五、實施進度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二)強化技術指導
(三)加大扶持政策
(四)強化技術支撐
(五)健全工作機制
(六)嚴格督查考核
(七)加強宣傳引導
一、產業現狀
(一)縣域秸稈資源利用情況
1、秸稈資源總量
望江縣全縣耕地總面積94.89萬畝,2022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58.9萬畝,其中,油菜51.63萬畝、小麥17.5萬畝、玉米9.5萬畝、水稻59.1萬畝、棉花8.78萬畝、大豆9.1萬畝,薯類1.79萬畝、花生0.7萬畝、其他谷物0.8萬畝。2022年,全縣可產生農作物秸稈60.47萬噸,可收集秸稈量達48.31萬噸,2022年實際利用秸稈44.98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93.11%,秸稈產業化利用量占利用總量的51.60%。
2、秸稈綜合利用利用情況
(1)成立領導小組。為做好2023年中央財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實施工作,成立了望江縣中央財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分管農業的副縣長任組長,縣農業農村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財政局、縣科經信局等單位為成員單位,辦公室設在縣農業農村局,具體負責中央財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的統籌實施、協調推進、建設管理工作。(2)健全工作機制。望江縣建立了密切配合,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h領導小組負責中央財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的統籌實施、協調推進、建設管理工作。相關鄉鎮和縣直部門參加的協調推進機制,明確職責,密切配合,推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的組織實施。
(3)秸稈產業化利用情況。2022年,全縣產業化利用秸稈達23.2萬噸,其中肥料化5.4萬噸、原料化2.2萬噸,基料化1.3萬噸、飼料化4.2萬噸、能源化10.1萬噸。產業化利用率51.5%,能源化和原料化利用率達到27.38%。2022年,全縣年產業化利用秸稈規模達500噸以上企業共計28家,年利用秸稈77123噸,包括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利用,從業人員533人,年產值24226萬元。
(4)收儲運體系建設情況。2022年,望江縣圍繞秸稈利用大戶,建立秸稈營銷體系,培育壯大了一批秸稈收儲轉運經紀人,全縣累計建成標準化收儲中心19家,臨時收儲點365個。
(5)2022年博覽會招商引資情況。2022安徽秸稈暨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望江縣參展企業5家,簽約項目1個金額1億元,并通過從秸稈綜合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特裝展示、上屆博覽會簽約項目落地成果四個方面,展示了秸稈暨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的發展成效、技術模式。
(6)政策落實有效。認真貫徹落實好國家、省、市有關秸稈綜合利用扶持政策,強化秸稈綜合利用提升工程項目用地保障,落實稅收、電價、運輸等優惠政策。為更好推動望江縣秸稈綜合利用,根據《安徽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獎補資金管理辦法》(皖財農[2020]1204號)和《安慶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獎補資金管理細則》(宜財農[2021]90號),縣財政局會同縣農業農村局制定《望江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獎補管理細則》(望財農[2021]163號)等文件。
(7)宣傳推廣可借鑒的典型經驗及模式。望江縣努力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秸稈綜合利用模式,初步形成以安徽興臺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安徽省鴻圖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安徽道敬綠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為龍頭,利用農作物秸稈、畜禽(牛羊、雞鴨)養殖廢棄物、植物油污等為原料生產生物質有機肥的產業發展模式,帶動了綠色稻米產業發展,綠色種植示范片化肥使用量降低80%。同時,通過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助推產業扶貧,全縣秸稈綜合利用企業共吸納145名貧困戶。2022年,望江縣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在縣級以上媒體宣傳報道5次,在市級以上媒體宣傳報道3次(學習強國安徽望江碼頭村讓“生態包袱”變成“綠色財富”、安慶日報望江秸稈資源化這樣做、安徽日報望江賽口鎮“點草成金” 秸稈深加工串起綠色產業鏈)。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望江縣秸稈綜合利用步伐雖然較快,但與周邊縣、市、區相比,仍以傳統利用方式為主,秸稈的資源化、商品化步伐還不快,產業鏈較短,利用結構與布局有待進一步優化,比較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綜合利用率有待進一步提升,在政策、技術、機制等方面發現,存在一些制約我縣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發展的關鍵因素。
一是秸稈用之為寶、棄之為害的理念還沒有深入人心,資源化、商品化程度低,區域間發展不平衡。
二是國家已出臺的一些鼓勵秸稈綜合利用的政策,省《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業用地管理,助推鄉村振興的通知》(皖自然資規〔2020〕3號)文件,將秸稈收儲用地納入作物種類輔助設施用地范圍,簡化了用地審批程序,但實際執行工程中,政策執行難度大。
三是受制于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建設土地指標等因素,望江縣沿江、沿武昌湖鄉鎮,秸稈收儲轉運點、秸稈產業化利用企業很難落地,秸稈收儲轉運、產業化利用企業布局不合理,個別鄉鎮規模性的秸稈收儲轉運和產業化利用企業少 ,既增加了企業生產成本,又不利于農民及時轉運秸稈。
四是秸稈利用新技術研發、推廣投入不足,影響了秸稈綜合利用率的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新技術應用規模較小,尤其是適宜農戶分散經營的小型化、實用化技術缺乏?,F有秸稈綜合利用方式中還存在許多技術瓶頸,制約利用水平的提高。秸稈綜合利用關鍵技術尚未突破或不成熟,新技術應用規模較小,適宜農戶分散經營的小型化、實用化技術缺乏,技術集成組合不夠。
(三)產業發展方向及扶持重點
1、秸稈燃料化利用
望江縣支持秸稈燃料化發展,通過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推進秸稈產業利用和提質增效。秸稈固化利用是將秸稈在一定溫度下軟化,并利用機械設備施加一定的壓力使其固化成型,得到棒狀或顆粒狀秸稈物質,從而實現秸稈生物質能轉化利用。將粉碎后的秸稈通過機械壓制成顆粒狀或者棒(塊)狀固體成型燃料,成型后的燃料比重大、體積小,便于儲存和運輸,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熱值可達3000-4500千卡/公斤,具有環保、易燃、灰分少、熱值高等特點,可替代木柴、原煤等燃料,廣泛用于取暖、生活爐灶、生產鍋爐、生物質發電等。
望江縣依托2023年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扶持2個秸稈顆粒燃料生產基地,促進秸稈能源化利用發展?;亟ㄔO標準需滿足《秸稈成型燃料清潔生產技術規程》要求。
2、秸稈飼料化項目
根據安徽省實施“秸稈變肉”工程,望江縣在秸稈資源豐富的牛羊養殖優勢區,鼓勵養殖場(戶)或秸稈飼料加工企業制作青貯、氨化、微貯或顆粒等秸稈飼料。秸稈鍘碎,青貯窖或其他青貯容器,封埋,利用微生物(草料自帶的乳菌),發酵PH值降至4.0左右,青貯飼料。通過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推廣秸稈青貯、氨化、微貯技術和秸稈養殖技術,由點帶面全面開展青貯工作,實現種養效益的雙提升。在已有的建設任務的基礎上,扶持1個秸稈飼料化利用生產基地,促進秸稈飼料化利用產業發展。
3、秸稈肥料化體系建設項目
望江縣充分利用畜禽養殖場的畜禽固體糞便、農田秸稈、食用菌菌渣等經集中收集到有機肥加工廠加工秸稈有機肥。生化處理技術,生產育苗基質,栽培基質和生物有機肥,滿足集約化育苗,無土栽培和土壤改良的需要。利用秸稈、豬糞進行高溫腐熟發酵,按需配方生產蔬菜、茶葉瓜果和糧油作物等生物有機肥,促進富民產業提質增效,保障農產品安全,推動種養結合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減少化肥用量,改善植物根系微生態環境,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已有的基礎上,扶持1個秸稈肥料化利用生產基地,促進秸稈肥料化利用產業發展。
4、秸稈綜合利用臺賬建設、技術培訓
做好2023年度秸稈資源臺賬建設,明確專人負責,進一步規范調查方法和操作流程,切實摸清資源底數,掌握利用情況,構建國家、省、市、縣四級秸稈資源數據共享平臺,為各級政府制定秸稈綜合利用政策、規劃布局、產業發展等提供數據支撐。組織開展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指導培訓、現場示范觀摩活動,開展縣級以上媒體秸稈綜合利用宣傳等。
二、指導思想及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把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置于鄉村振興的大格局中統籌考慮。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立足鄉村振興戰略,堅持“因地制宜、農用優先、就地就近、政府引導、科技支撐、多元利用、市場運作”的原則,探索建立“誰受益誰處理”“秸稈換有機肥”等機制,實行整縣推進。通過政府培育環境、政策引導,以技術創新為動力,以制度創設為保障,以產業提升為方向,以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促進秸稈全量利用為目標,激發秸稈離田、加工利用等環節市場主體活力,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運行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路線、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企業與農民三方共贏的利益連接機制,形成多元利用的產業化發展格局,從源頭控制秸稈焚燒,空氣質量得到保障,減少農業面源污染。
(二)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
通過實施2023年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使望江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3.72%,秸稈產業化利用率達54.6%,企業產值增加3%左右,全面杜絕露天焚燒;高速公路和省道沿線達到100%;生態敏感區未利用秸稈對區域水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耕地質量明顯提升,農村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2、具體目標
(三)主導模式
望江縣以肥料化利用龍頭企業帶動綠色稻米產業發展模式,并通過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助推秸稈產業振興、鄉村振興。
三、建設內容
(一)秸稈燃料化項目
1、項目承擔主體情況
(1)望江縣同創秸稈綜合利用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涼泉鄉團山村,成立于2022年5月,法定代表人張應連,是一家以秸稈收儲及綜合利用的企業,主要是從事油菜、玉米、棉花、芝麻、水稻等秸稈的收儲和轉運、綜合開發利用、廢棄農作物技術研發等。公司現有廠房1000平方米。
(2)望江縣鴻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安徽省望江縣鴉灘鎮碼頭村,成立于2018年6月,系鴉灘鎮重點招商引資單位,法人代表葉滿紅,注冊資本100萬元,占地面積30畝。2019年一期工程在望江縣鴉灘鎮碼頭村建設秸稈原料化加工建設項目,新建秸稈板材生產車間2650平方米 ,購置秸稈板材生產線1套、秸稈打包機、運輸機械設備等。
2、主體擬建設內容
本項目要按照安徽省地方標準《秸稈成型燃料清潔生產及利用技術規程》等文件要求,實施秸稈成型燃料生產。
表4 秸稈燃料化利用項目建設內容一覽表
1望江縣同創秸稈綜合利用有限公司
項目建設顆粒燃料加工廠房、生物質顆粒生產線相關配套設施設備。
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收儲及轉運秸稈2萬噸,達到年產生物質顆粒約1萬噸的規模,預計實現年產值1000萬元。
2望江縣鴻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項目建設顆粒燃料加工廠房、生物質顆粒生產線相關配套設施設備。
項目建成達產后,可形成年綜合利用秸稈2.2萬噸,秸稈生物質燃料1.1萬噸,年可實現銷售額1100萬元。
(二)秸稈飼料化利用項目
1、項目承擔主體情況
安徽程鑫農業資源利用有限公司坐落于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楊灣鎮楊灣村國興組楊增大道808號,成立于2022年04月,法定代表人程正兵,注冊資本1000萬元。是一家從事農作物秸稈處理及加工利用服務性企業,主要是收儲運、農作物廢棄物綜合利用、農林廢物資源化無害化利用技術研發等綜合性民營企業。2022年5月實施一期工程占地面積12畝,建設2座1000平方米標準化生產廠房,購置秸稈綜合利用相關設備。目前公司年可收儲及利用秸稈約3萬噸;年產1.5萬噸生物飼料。
2、主體擬建設內容
安徽程鑫農業資源利用有限公司利用重點縣項目主要建設標準化生物飼料車間,秸稈飼料加工相關配套設施設備。項目建成后,年收儲秸稈及利用秸稈5萬噸,加工牧草飼料2萬噸。預計實現年產值2000萬元。既解決了秸稈的隨意遺棄和露天焚燒現象,又能為周邊農戶增加秸稈收入,生態、經濟效益顯著。
(三)秸稈肥料化利用項目
1、項目承擔主體情況
安徽興臺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臺資企業,成立于2018年3月,公司經營項目:商品有機肥和生物有機肥的生產、銷售;生產設備研發、制造、銷售;先進生產工藝研發、設計規劃;多功能微生物菌種和新型環保酵素研發、生產、銷售。公司目前年處理畜禽糞污3萬噸,秸稈綜合利用2萬噸,年產2.5萬噸秸稈糞污生物有機肥的生產規模。
2、主體擬建設內容
安徽興臺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重點縣項目主要建設有機肥原料堆放大棚,秸稈肥料化相關配套設施設備。項目建成后,年處理畜禽糞污3萬噸,秸稈綜合利用2.5萬噸,年產2.7萬噸秸稈糞污生物有機肥。
(四)秸稈綜合利用生態效應監測評價及展示基地建設
①秸稈草谷比與可收集系數測算。特選取水稻農作物秸稈進行草谷比和可收集系數的調查測算,為秸稈資源臺賬關鍵系數調查核算提供支撐。
②秸稈還田效果監測與評價。結合秸稈產業化利用模式,建設1個秸稈還田生態效應監測點位,開展秸稈還田效果監測與評價。
③展示基地建設。實施企業建設秸稈綜合利用宣傳展示基地,展示秸稈利用新技術新成果,推廣應用可操作、能落地的秸稈利用模式。展示基地建設成4個以上,基地統一豎立“全國秸稈綜合利用展示基地”標牌。
(五)項目審計、培訓、實施方案編制等相關工作
舉辦多期秸稈綜合利用培訓班,對于秸稈利用新技術、新模式進行適當的引進、示范、推廣,以及必要的審計、實施方案編制等相關工作。
四、資金獎補方式及使用
(一)獎補方式
(1)秸稈燃料化利用項目
通過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扶持2處秸稈成型燃料生產企業建設,對建設顆粒燃料加工廠房、生物質顆粒生產線相關配套設施設備進行補助。秸稈成型燃料生產須按照安徽省地方標準《秸稈成型燃料清潔生產及利用技術規程》等文件要求。獎補方式采取先建后補,項目由望江縣同創秸稈綜合利用有限公司和望江縣鴻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擔。
(2)秸稈飼料化利用項目
通過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資金扶持1家秸稈飼料化利用生產基地,對建設的標準化生物飼料車間,秸稈飼料加工相關配套設施設備進行補助。獎補方式采取先建后補,項目由安徽程鑫農業資源利用有限公司承擔。
(3)秸稈肥料化利用項目
通過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扶持1處肥料化生產企業,對建設的有機肥原料堆放大棚,秸稈肥料化及相關配套設施設備進行補助。獎補方式采取先建后補,項目由安徽興臺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擔。
(4)開展監測評價及展示基地建設
①草谷比與可收集系數測算。選取水稻主要農作物,進行草谷比和可收集系數的調查測算,為秸稈資源臺賬關鍵系數調查核算提供支撐。獎補方式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直接獎補,項目由望江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實施。
②秸稈還田效果監測與評價。結合主要種植模式,布設不少于1個秸稈還田生態效應監測點位,開展秸稈還田效果監測與評價。獎補方式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直接獎補,項目由望江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實施。
②建設展示基地。實施企業建設秸稈綜合利用宣傳展示基地,展示秸稈利用新技術新成果,推廣應用可操作、能落地的秸稈利用模式。展示基地建設成4個以上,基地統一豎立“全國秸稈綜合利用展示基地”標牌。獎補方式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直接獎補,項目由望江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實施。
(5)項目培訓、審計、實施編制等相關費用
舉辦多期秸稈綜合利用培訓班,開展重點縣項目宣傳推介工作,對于秸稈利用新技術、新模式進行適當的引進、示范、推廣。必要的審計、實施方案編制等相關工作。項目由望江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實施。
(二)資金管理辦法
完善資金使用管理制度,實行專戶儲存、??顚S谩H斯芾淼?ldquo;三專”管理制度,保證項目建設資金的正確有效使用。嚴格按照財務管理制度審查憑證,及時報送財務報表,妥善保管財務檔案,自覺接受上級主管部門和審計部門對項目資金使用情況的檢查和審計。財政獎補資金實行定額獎補,企業主體中央資金補助不高于總投資的30%,且補助金額不超過300萬,培訓、審計、方案編制等費用總金額不超過當年項目總金額的5%。做到獎補政策公開、資金安排公開、獎補結果公開,接受社會監督。根據項目實施情況及實際進度,將縣財政安排資金和中央財政示范獎勵補助資金及時撥付給項目單位或用戶,并在年度結束后 30日內填制《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財政補助資金安排使用情況表》,逐級上報。
按照政府支持、企業自籌的原則,鼓勵企業多渠道、多形式籌措資金。要充分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吸引社會資金投入秸稈綜合利用領域,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按照規定用途使用中央補助資金,縣財政和資金使用單位實行專賬管理,獨立核算,專款專用,其中購置屬于國家補貼類產品的,不得重復享受補貼、補助??h財政部門制定補助資金審核撥付流程和監管辦法,實行主管部門審核報賬制管理??h財政、審計等部門要加強資金監管。加大資金管理與使用問責力度,防止出現資金管理不規范、使用效率低下、資金滯留沉淀等問題。嚴肅查處截留、挪用和套取補助資金等違規違紀行為,切實提高資金使用績效。對虛報冒領、擠占挪用、閑置浪費補貼資金等違規違紀行為,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和追責問責,確保資金運行安全。
五、實施進度
項目建設期為2023年7月-2023年12月。
1、2023年7月,完成望江縣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實施方案,報送省農業農村廳評審。
2、2023年8月,根據重點縣項目實施方案內容,完成秸稈肥料化、原料化項目前期工作(包括重點縣公示、與承擔重點縣項目的市場化主體簽訂協議合同)。
3、2023年9-11月,完成秸稈監測評價、展示基地建設;完成秸稈肥料化、原料化項目建設;以及必要的審計、培訓等工作。
4、2023年12月,由望江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專家對建設項目進行檢查驗收,及時糾正項目問題,并總結相關數據材料,做好省級驗收工作。完成項目的總體審計和資金撥付等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望江縣成立了由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負責秸稈綜合利用工作領導小組,由縣長為組長、縣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縣級有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領導小組,抽調精干力量充實了領導小組辦公室,加強領導,統籌協調,強化監督,確保工作有效推進。領導小組負責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統籌研究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的重大問題,提出促進秸稈綜合利用的政策建議,加強對全縣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督促和指導;具體負責秸稈燃料化、飼料化、肥料化綜合利用工作。
(二)強化技術指導
望江縣成立中央財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專家指導組,指導組由縣財政局、縣環保局、縣科經局、縣農業農村局等方面的專家組成,專家組全面負責項目遴選評審、技術指導、培訓交流等方面的支撐服務工作。
(三)加大扶持政策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望江縣委縣政府全面整合銜接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和秸稈綜合利用、社會化服務項目資金以及農機購置補貼等配套資金,切實保障秸稈產業發展資金需求。突出財政資金扶持重點,著重支持秸稈固化成型、秸稈柔絲加工、秸稈肥料化建設等關鍵環節。對符合條件的秸稈初加工企業用電,爭取執行農業生產用電類別價格。對利用秸稈發電、使用固化成型燃料、加工板材等綜合利用企業,根據規定落實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對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建設用地和農業設施用地,自然資源部門要優先給予支持傾斜。
2、信貸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對購置農機具、收貯秸稈等給予貸款支持。通過項目貸款貼息等措施,引導商業性金融機構加大對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突出對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秸稈利用量較多的綜合利用項目的貸款支持
(四)強化技術支撐
依托省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專家團隊開展秸稈資源臺賬數據審核、質量控制、技術培訓、標準制定、項目評審驗收等工作。積極發揮縣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指導組作用,進行技術攻關,加強秸稈綜合利用技術與裝備創新,拓展秸稈綜合利用模式,力爭在農作物秸稈還田,秸稈收集儲運和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以縣鄉兩級農技推廣部門為平臺,加強技術培訓和指導,推廣簡便實用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培育秸稈綜合利用的服務主體,發揮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服務小農戶的作用,提高秸稈綜合利用能力,使秸稈利用真正成為農業增產增效和農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
(五)健全工作機制
1、工作責任機制。堅持縣秸稈綜合利用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分工配合,共同做好秸稈綜合利用各項工作??h農業農村局落實牽頭部門職責,統籌協調推進項目建設。財政局統籌安排財政資金,確保資金需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加強用地調劑,在符合國家規定范圍內,加大對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用地支持。招商中心積極組織開展雙招雙引,落實相關招商引資政策??萍冀洕畔⒒帧⑷松缇旨訌姰a業科技支持和人才引進支持,積極向上爭取相關政策。生態環境局積極主動指導幫助企業辦理相關環境手續。審計局加強財政投資項目跟蹤審計,確保資金安全。各實施企業要嚴格按照項目設計方案及配套資金要求組織實施,對完成項目建設且達到設計投資額的60%以上的經驗收審計組驗收審計后按投資比例撥付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對未按要求完成項目建設不予補助。各實施企業在項目建設完工后5年內必須按項目要求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對財政資金投資所形成的固定資產可以無償歸企業使用但不歸企業所有,涉及今后企業拆遷等工作時政府可以收回財政投資的資產。
2、工作調度機制。強化重點縣項目提前謀劃、日常調度和過程監管。分析研判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方向,深入了解縣域主體發展需求,建立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儲備,科學謀劃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等各項工作。堅持日常調度和重點調度結合、會議調度和現場調度一體,全面掌握項目實施情況,對進度落后的項目及時分析原因,幫助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推動項目順利實施。加強重點縣項目秸稈綜合利用工作領導小組監管、第三方監理和實施主體自我監督,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重點問題及時進行通報,嚴重問題依法依規處理。
3、統計分析機制。建立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月報制度,每月按要求向省農業農村廳報送重點縣項目實施進度表和分析報告,匯總分析項目進展,優化后續實施方式。認真開展項目總結,提煉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有效經驗和典型模式,促進全縣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按照農業農村部秸稈資源臺賬建設技術規范和農村能源統計指標要求,落實秸稈綜合利用相關數據調查、整理、匯總和錄入工作,于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秸稈資源臺賬系統數據填報。
4、健全管理機制。本實施方案經縣政府批復后方可施行,并報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備案,作為項目實施和驗收依據。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應當及時制定《望江縣中央財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獲得財政獎補的項目實施主體必須嚴格執行《望江縣中央財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資金管理辦法》,若有違反則必須退回中央財政資金。
5、驗收、審計機制。項目實施完成后,項目承擔主體向項目領導小組提出書面驗收申請,由望江縣農業農村局組織項目驗收組進行項目驗收。驗收合格的項目,按時撥付補助資金;驗收不合格的,提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復驗,復驗仍不合格的,取消項目實施資格。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不積極主動配合,影響整體項目實施進度和績效考核的,取消項目承擔資格。
(六)嚴格督查考核
望江縣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領導小組和縣農業農村局項目工作小組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將秸稈綜合利用規劃所確定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按年度分解落實到各地及相關部門,增加督查頻度,壓實工作責任。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建立項目績效目標執行監控機制,進一步梳理項目績效目標,建立項目監管工作臺賬,定期監控項目實施管理情況、資金到位及使用情況、項目實施進展情況及績效目標實現情況。項目完成后,要及時開展項目自評,對項目的實施情況、資金使用、項目管理等進行綜合評估,并按期向省農業農村廳報送績效自評報告。對不能保質保量完成目標任務的,進行通報批評。
(七)加強宣傳引導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手機APP、流動宣傳車等方式,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宣傳教育活動,宣傳國家和省、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宣傳秸稈綜合利用的經濟、社會、生態環境效益,發揮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示范效應,調動社會主體積極性??h農業農村局要組建農作物秸稈技術指導組,定期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培訓,推廣區域農作物秸稈全量處理利用技術,培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實用技術人才,總結提煉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路線和典型利用模式。在農忙時期,適時舉辦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現場會觀摩、技術培訓、巡回指導、展示會等活動,打造秸稈綜合利用推進示范樣板,增強輻射帶動效應,提升全縣秸稈綜合利用水平。
原標題:望江縣2023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實施方案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