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清潔過冬,一頭牽著群眾冷暖,一頭連著藍天白云。今年年初以來,河北省秦皇島市冬季清潔取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積極擔當作為,用心用情用力,堅定不移打贏打好這場硬仗,確保讓民心更暖、讓天空更藍,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
“今年市里推廣清潔取暖工程改造,讓我們全家能夠踏踏實實過個綠色暖冬。”只穿著一件薄外套的海港區上營村村民郭蓮英快人快語,“俺家裝上了空氣源熱泵取暖,溫度高低可以調節,家里沒人也不擔心,院里屋里特別干凈,再也不用掃煤灰了。而且它不僅清潔環保、升溫快捷,使用起來還有政府補貼,一個季度下來比燒煤還便宜。”
秦皇島市冬季清潔取暖工作會議
有一種誓言叫勠力攻堅農村清潔取暖
再苦再累也無怨,只為戶戶皆溫暖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在秦皇島市冬季清潔取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楊東明的臺歷上,寫著這樣一句話。立下這條軍令狀的日子,是今年6月23日。這一天,也是秦皇島市開展“決戰百日攻堅,決勝清潔取暖”行動的起始之日。
今年是秦皇島打贏藍天保衛戰3年行動的決戰決勝年。之前3年多的時間里,因為燃氣氣源、改造成本、部分老舊小區管網陳舊等原因,在清潔取暖工作的推廣上群眾有顧慮、市場有猶疑、工作有難度,3年時間累計只完成了3.6萬戶的清潔取暖改造任務,而今年一年面對的卻是13.8萬戶的改造任務。
今冬能否順利保障清潔供暖?覆蓋面夠不夠?暖氣熱不熱?溫度達不達標?使用成本能不能讓群眾接受……面對這一連串的難題,在秦皇島市冬季清潔取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統一部署下,所有工作人員都立下了勠力攻堅的錚錚誓言。
為推動冬季清潔供暖工作走深、走實、走心,近半年來,秦皇島市冬季清潔取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深入到清潔取暖改造工程現場、散煤經營網點,以及900多個村莊進行督導、展開調研。為方便晚上加班加點工作后的短暫休息,不少工作人員都在辦公室里安裝了簡易床。
攻堅、再攻堅,一個個難啃的硬骨頭被攻克,清潔取暖的推廣工作不斷提速。在任務節點之前,通過氣代煤、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光熱+生物質、集中供熱、潔凈煤等各種方式,秦皇島市今年列入計劃的13.8萬戶農村清潔取暖改造工作,全部按期保質完成。“這幾個月以來,因為時間緊、任務重,加班加點成為家常便飯。面對決戰誓言,大家都勇挑重擔、沖在前線,再苦再累也無怨,為的就是保障冬季能向廣大群眾如期實現清潔供暖。我們愿意用我們的堅守付出,換來千家萬戶溫暖如春。”秦皇島市冬季清潔取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李鑫動情地說。
有一種認可叫群眾口碑
打好清潔取暖施策組合拳,因地制宜天更藍
金碑銀碑不如群眾的口碑。為了讓群眾冬季清潔取暖用得上、用得好、用得起,秦皇島市根據不同地區特點、農戶需求和能源儲備等條件,有針對性地打好施策組合拳,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科學優選了光熱+生物質、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氣代煤以及集中供熱等清潔取暖改造方式,全面提升群眾的人居環境和使用感受。
在秦皇島市冬季清潔取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的陪同下,筆者走進秦皇島市昌黎縣大蒲河鎮裴家堡村裴大爺家中,親身感受清潔取暖工程帶來的暖意與便利。
裴大爺家的外屋,一臺智能生物質壁爐燒得正旺。初看上去,這臺壁爐和平時的燒煤爐沒什么區別,都是一根管子連煙囪,爐子上還能放個水壺燒開水。裴大爺笑著告訴大家,和以前燒煤不同,這臺壁爐所采用的是秸稈、鋸末等生物質燃料。這些生物質燃料經過特殊加工,不含有害物質,因而燃燒起來沒有什么污染物質。再加上燃料不含水分,非常干燥,所以發熱量也很大。不僅如此,生物質燃料燃燒后的灰燼還是優質有機鉀肥,可以進行回收利用。
裴大爺把長條顆粒狀生物質燃料放進爐子后,采暖爐自動點火,整個燃燒過程中看不到煙霧,也聞不到異味。“我算了一下,安上這個采暖爐,采暖期也就需要花費1300元左右,比燃煤便宜。這東西還很省事,打開后15分鐘就熱了,溫度還能根據我們的需求進行調控。”裴大爺高興地說。一旁的工作人員告訴筆者,生物質燃料無硫、無磷,配合專門開發的節能環保爐具,燃燒更充分,二氧化碳凈排放量近乎零,非常有利于節能減排。而且相比燒煤的爐子,生物質采暖爐具增加了自動控制點火、關閉功能,燃料可充分燃燒,熱量散發更均勻。
一地一策、不拘一格。昌黎縣葛條港鄉張官莊村家家戶戶門前都裝上了統一標識的灰色進氣裝置。據村里的工作人員介紹,張官莊村全村已經完成了“氣代煤”改造,像城里人一樣用上了管道天然氣。
“以前燒煤取暖,煤灰多、又臟又嗆,現在使用氣代煤取暖,家里不但暖和,還特別干凈。而且取暖設備操作簡單,還能調節溫度,裝上了報警器,非常安全。此外,政府還給我們配套添置了水暖毯。”昌黎縣葛條港鄉張官莊村張大媽一邊介紹,一邊豎起了大拇指。
“推廣之初,因為使用不熟悉,而且擔心成本高,不少群眾顧慮重重。”昌黎縣清潔取暖專班工作人員介紹說,為了更好地開展這項工作,他們走進田間地頭、堂屋炕頭,面對面地做好群眾的解釋引導工作,實地查看清潔取暖改造效果、親身感受室內溫度,用真心換民心、用耐心換舒心、用細心換放心,贏得了群眾高度的思想認同、工作認同和情感認同。
用得好,還要用得起。秦皇島市冬季清潔取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工作人員告訴筆者,今年秦皇島實行清潔取暖補貼政策,各縣區統一標準,統一執行。補助標準按戶均采暖面積60平方米~80平方米計算,除各種熱泵方式外,各種清潔取暖方式農戶每戶出資1000元左右。超過80平方米取暖面積的,由農戶自行承擔超出投資部分,縣區視財力,可統籌給予適當補助。
位于海港區的上營村,全村今年一共安裝了456臺清潔供暖設備。村主任馬義說:“我們村進行的是空氣源熱泵分布式供熱工程,這種取暖方式沒有有害氣體排放,節能效果還好。而且由于參與電力削峰填谷,電費低,比過去燒煤還省錢,家家戶戶都說好!”
“看到群眾家里窗明幾凈,目睹群眾臉上會心笑容,我們感到特別欣慰。”秦皇島市冬季清潔取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楊東明表示,“今年的農村清潔取暖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仍有不少難題亟待破解,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對此,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領導下,進一步問政于民、問計于民,深入貫徹落實清潔取暖工作,打造讓心更暖、天更藍的宜居環境,讓群眾度過安全、踏實、舒心的暖冬。”
真心換真情,實干得實效。這樣因人施策、因地制宜的農村清潔取暖方式,得到了秦皇島市廣大群眾的普遍支持理解,使得今年的農村清潔取暖工作提速、再提速,增效、再增效,真正實現了人更暖、天更藍。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