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委會秘書處

著力推動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

中國爐具網    作者:向海平    來源:《中國電業與能源》雜志    日期:2023-12-14 09:51:26    瀏覽:794
100

能源綠色低碳發展關乎人類未來,加快發展以綠色低碳為基本特征的清潔能源是世界各國實現能源轉型、應對氣候變化的普遍共識,是推動我國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的重大舉措,也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選擇。黨的二十大強調,要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統籌水電開發和生態保護,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要構建新能源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這些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我國推動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深刻認識發展清潔能源的重大意義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將綠色發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建設美麗中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定不移加快能源綠色轉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能源資源清潔、高效和可持續利用基礎之上。

發展清潔能源是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倳浿赋觯覈a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要減少煤炭消費比重,加快清潔能源發展??倳浀闹匾撌?,指出了我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存在的突出問題,明確了能源轉型發展的方向。能源生產、消費活動與生態環境密切相關,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的能源生產方式和利用方式。

發展清潔能源是塑造發展新優勢的戰略選擇。總書記指出,要順應當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方向,抓住綠色轉型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能源技術是工業革命的重要推動力,能源技術創新極大改善了人類社會用能方式,實現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綠色低碳技術是關鍵領域。必須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鞏固提升新能源等優勢產業競爭力,加強低碳零碳負碳前沿技術研發,增強我國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發展清潔能源是新形勢下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倳浿赋?,能源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一直以來,化石能源為經濟社會繁榮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和強大動力。但化石能源不可再生,碳排放問題突出,實現強國目標、民族復興,需要走可持續的能源發展道路,必須順應人類未來發展需要,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推動非化石能源逐漸成為主體能源,實現能源本質安全,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新時代十年清潔能源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動能源綠色發展,持續壯大清潔能源產業,為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和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是清潔能源實現跨越式發展。生產開發規模不斷擴大,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超過13億千瓦,10年增長了近3倍,占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的50%以上。水電、風電、光伏、在建核電裝機規模穩居世界第一,風電光伏連續3年新增裝機超過1億千瓦、2022年發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時。清潔能源消納持續向好,2022年風電、光伏發電平均利用率分別約97%、98%,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7.5%,10年提高近8個百分點。

二是清潔能源產業優勢不斷拓展。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全球領先的清潔能源產業體系。新能源先進發電技術國際領先,光伏轉換效率不斷刷新世界紀錄,光伏組件、風力發電機等關鍵零部件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70%。從三峽工程建設時“以市場換技術”的70萬千瓦單機容量,到自主設計制造的白鶴灘水電站100萬千瓦單機容量,我國水電機組制造和運行管理水平國際領先。核電形成了自主品牌的“華龍一號”“國和一號”等三代大型先進壓水堆技術,具備了每年8—10臺(套)主設備制造能力。大規模儲能、氫能等研發應用不斷取得新進展。

三是對全球能源轉型的貢獻日益突出。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引領者和推動者,充分發揮新能源全產業鏈優勢,有力推動全球風電、光伏發電成本大幅下降。過去10年,我國對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費增長貢獻度超過40%。截至2022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已超過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的三分之一。2022年我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接近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的一半,預計2023年我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將超過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的一半。同時,積極支持全球范圍內能源轉型,核電、特高壓輸電、水電、新能源等一大批標志性能源項目接連建成落地,2022年出口風電光伏產品為其他國家減排二氧化碳接近6億噸。穩步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綠色能源項目合作,為推動全球能源轉型貢獻了中國力量。

新時代新征程進一步推進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

發展清潔能源是一項系統工程和長期任務。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遵循能源安全新戰略,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著力推動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重點聚焦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持續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給。我國從根本上轉變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面臨繁重任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必須堅持先立后破,科學有序推動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建設海上風電基地,大力發展分布式新能源,統籌水電開發和生態保護,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確保2030年前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左右。著力提升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能力,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增強清潔能源跨省區配置和就地消納能力,推動2030年前新增能源消費的70%以上由非化石能源保障。

二是著力增強綠色創新發展動能。當前,非化石能源技術快速迭代,必須下大力氣加強科技創新。加強前沿性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完善能源科技創新體制機制,聚焦大容量風電、高效光伏、大容量安全儲能、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氫、新型電力系統等重點領域和方向,開展集中攻關、技術突破和成果應用。加強“大云物移智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能源領域的深度融合應用,積極推動能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推動源網荷儲多能互補、協調運行。

三是健全完善能源轉型政策機制。能源是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的重點領域。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同時,基本不增加全社會用能成本,提供更多惠民利企舉措,需要從體制機制上想辦法。要建立健全有利于能源轉型的市場體系,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統籌推進電力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健全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價格機制。完善綠色電力證書制度,推動綠證市場、碳市場、電力市場有效銜接。加快完善促進虛擬電廠、智能微電網等能源生產消費新模式發展的政策機制。持續完善能源領域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系列政策。

四是高質量推進能源綠色轉型國際合作。發揮我國清潔能源產業優勢,深化綠色“一帶一路”能源國際合作,在核電、風電、光伏等方面,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鞏固和拓展與相關國家綠色發展戰略對接,建成一批綠色能源合作項目。充分利用多雙邊合作機制,加強與有關國家在高效新能源發電、先進核電、氫能、儲能、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領域的技術合作。積極參與能源國際標準和規則的制修訂,在先進領域推動形成一批國際標準。

(作者: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向海平)

原標題: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 著力推動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

100
版權保護聲明:爐具網選發有優質傳播價值的內容,可能會做部分刪節、修改。我們極其尊重優質原創內容的版權,如所選內容未能聯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請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聯系。

最新資訊

一级毛片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