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不允許居民生爐取暖,影響正常生活。”來自蘭州市高新區的群眾來電,向督察組反映上述內容。11月23日,就在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甘肅省的第二天,一通舉報電話打進了信訪間。
“走,立即去現場看看。”督察組隨即派工作人員現場核實,經查群眾反映屬實。
24日夜,督察組組長蔣卓慶親自主持召開會議聽取情況,要求速轉地方及時研究、審慎對待、穩妥處理。隨即,這一群眾舉報問題及初步核實情況被連夜專項移交給甘肅省。
當天23時,接到《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轉辦單》后,甘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緊急召集蘭州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就轉辦問題調查核實、統籌施策、推進整改、妥善處理等方面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日前,當記者跟隨甘肅省舉報辦理組對轉辦問題情況進行復核時看到,在來電舉報涉及的高新區高新街道南面灘社區, 針對75個商戶用煤取暖現狀,相關部門已迅速調撥電暖設備,確保群眾安穩過冬。電暖設備已按需求全部發放到位。
“小爐子”也是“大民生”,這件群眾身邊小事信訪背后,暴露了哪些問題?守護藍天、加嚴煤爐取暖管控,又該如何杜絕簡單粗暴做法?
現場走訪——
“一戶一策”提供多種清潔取暖方案,確保群眾滿意
南面灘村,是蘭州這個省會城市中仍存留的城中村之一,位于雁灘雁東路,由高新區管轄。
走進狹長的街道,但見兩邊商鋪林立。因屬于城中村,沒有完善的取暖管道鋪設,這里的居民都是自采暖,不少臨街商鋪使用的都是簡易小煤爐。
記者跟隨甘肅省舉報辦理組查看信訪舉報復核情況,隨機走進一家五金雜貨商鋪。
“老板,你這里現在用什么取暖?”來自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的舉報辦理組負責人一進屋,就詳細詢問起取暖設施的使用情況。
店鋪負責人岳國喜搬出一臺嶄新的電暖氣,說道:“這是社區新發給我們的,現在冬季的取暖問題就放心踏實了。”
目前,商戶的電暖設備已按需求全部發放到位。
在另外一家餐館,記者看到其使用的是液化天然氣取暖爐。“這也是商戶可以選擇的取暖方式之一。”現場,高新區街道黨工委書記暴軍告訴記者,發放電暖氣是目前應急措施前期的過渡政策,用來暫時替換經營戶的燃煤小火爐。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征求群眾意見,提供電、氣、生物質燃料等多種清潔取暖方案,供經營戶選擇。實施‘一店一策、一戶一策’,宜電則電,宜氣則氣,確保群眾滿意。我們也會與相關部門協商,爭取優惠電價、氣價。”暴軍說。
“后期用生物質燃料的話,燃料配送能不能跟得上?”舉報辦理組負責人不忘追問。
暴軍對此表示,已聯系好企業,儲備一定的生物質顆粒燃料及生物質燃料專用爐,將優質優價供應給經營戶。
信訪追溯——
當“冬防”與“冬暖”相遇,群眾身邊煩心事怎解?
商戶的燃煤小火爐為何不讓燒?
記者了解到,進入冬防期,大氣污染防控工作面臨嚴峻形勢。11月1日,蘭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于采取超常措施堅決捍衛“蘭州藍”的緊急通知》,明確要求“對禁燃區內各類市場、商戶等經營戶的小火爐一律取締”。前文中的南面灘社區,正屬于禁燃區范圍。
散煤污染對城市大氣環境的污染已是不爭的事實。記者查閱資料,早在2020年蘭州市出臺的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相關方案中,就提出了 “取締禁燃區經營戶小火爐”的要求。按照相關規定,Ⅱ類禁燃區內商戶的燃煤小火爐存在污染隱患,禁止使用。
但實際情況是,地處城中村,南面灘社區的商鋪并沒有其他取暖設施,進入冬季,室外寒冷,取暖成為群眾心中的一件煩心事。
面對群眾的信訪訴求,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指出,“有關方面在加嚴煤爐取暖管控過程中,未考慮群眾取暖實際困難,措施簡單粗暴,群眾反映強烈。相關問題調查處理結果要在3日內反饋給督察組。”
聚焦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解決損害群眾權益的“小事”,是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始終堅守的責任。
就在此次督察進駐前,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門致函被督察對象,要求相關省份對涉及民生的產業或領域,更應當妥善處理、有序推進,堅決杜絕“一刀切”行為,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立行立改——
積極回應群眾關切,舉一反三杜絕類似事件發生
在接到蘭州市這起信訪舉報轉辦問題后,甘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領導第一時間作出批示。
甘肅省委書記胡昌升批示要求,“要堅決杜絕關停取締‘一刀切’等簡單粗暴做法,要疏堵結合想方設法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和問題。”
“工作中務必把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落實好,切忌‘一刀切’,要舉一反三,切實把握好。”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任振鶴同樣給出批示要求。
迅速行動,立即整改!
在一天的時間里,蘭州市政府主要領導現場調研督導“禁燃區”群眾取暖保障問題;市政府分管領導組織工信、生態環境、商務、市場監管及主城四區政府和高新區管委會專題研究交辦問題的整改工作;蘭州市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連夜研究制定整改方案。
除了發放電暖氣,高新區將根據相關能源的供應情況、經營戶的經濟承受能力和用能習慣,合理提供供熱方式。
同時,蘭州市將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煤爐管控工作“回頭看”,舉一反三確保不再發生類似問題;加大宣傳引導,在采取各類管控措施時充分考慮群眾需求,充分聽取民生訴求。
采訪當天,記者隨工作人員不打招呼,又隨機走訪高新區的均家灘社區。這里被劃為Ⅰ類禁燃區,可以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潔凈型煤和無煙煤取暖。
臨街商鋪店家表示,“清潔燃煤挺好燒的,價格也不貴,一個冬天差不多幾百塊錢就夠了。”
“為進一步減少污染,我們為每家商戶都發放了無煙的引火煤,這樣即使點火時也不會再冒煙。”社區網格員告訴記者。
社區為商戶發放了無煙引火煤
記者了解到,蘭州市將多措并舉,源頭防止煤炭進入高污染燃料禁燃區三類區;抽檢抽查全市二級煤炭市場配售的潔凈型煤和無煙煤,凡銷售劣質型煤、有煙煤的依法予以處罰。
“這次督察及信訪舉報,對我們來說也是極大的觸動。”高新區街道黨工委書記暴軍表示,在推進經營性燃煤爐灶的淘汰過程中,沒有正確處理好“冬防”與“冬暖”的關系,需要深刻反思。“接下來,我們將改進工作作風,優化工作方法,堅決杜絕工作方式簡單粗暴和‘一刀切’現象。在依法依規落實管理政策的同時,用心用情幫助經營戶解決取暖困難問題。”
針對此次督察轉辦問題,甘肅省將加強督查督辦,對群眾反映的“一刀切”問題,組織重點核實。蘭州市將嚴格按照國家有關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內經營性燃煤爐灶淘汰,以及市政府依法劃定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相關規定,先行建立清潔取暖、再行淘汰的長效機制,全面引導建成區Ⅰ類、Ⅱ類禁燃區內的經營戶采用生物質成型燃料或電、天然氣等其他清潔能源,保障經營戶冬季正常取暖和經營。
12月初,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到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開展監督工作,督察人員隨工作組再次赴南面灘社區進行實地回訪,深入餐館、商戶了解群眾舉報的取暖問題立行立改情況,經營戶對處理結果均表示滿意。后續,督察組將繼續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推動解決群眾“家門口”的生態環境問題。
原標題:《“小煤爐也是大民生” ,督察組為何深夜轉辦這件事?》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