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是群眾的剛需,是關系民生的大事。過去,甘肅省酒泉市城鄉采暖熱源主要來自燃煤鍋爐和各家各戶生爐子、煨火炕等,讓大氣污染防治壓力倍增的同時,還帶來了火災隱患、人居環境差等問題。立足于既讓群眾溫暖過冬,又讓藍天常在,近年來,酒泉市積極推進清潔取暖模式低碳轉型,節能降碳效果明顯。
從15℃到22℃ 清潔取暖有溫度
肅州區東洞鎮是酒泉市最早實施清潔取暖工程的鄉鎮。
“以前冬天取暖主要靠燒爐子、煨火炕,非常麻煩?,F在住的新房子統一安裝了空氣源熱泵,干凈整潔,人也輕松。”肅州區東洞鎮舊溝村居民謝治德說,他和家人2022年6月入住農房改造小區瑞雪景園。去年冬天,謝治德一家人過得安逸,歸功于用上了“清潔采暖電”。2022年采暖季,謝治德共交電費1100元,家里的溫度從原來的15℃升到了22℃。
“去年8月,舊溝村農房改造小區基礎設施完成后,村委會在征得入住村民的同意后,以村委會名義向總寨供電所提交申請,讓村民享受到了清潔采暖電價。價格最低時段,每度電僅需0.26元。”舊溝村文書劉雪琳說,今年供暖季,家里使用了空氣源熱泵的村民依然享受清潔采暖電價。
2021年,肅州區以農房改造為切口,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東洞鎮在改造農房過程中,同步考慮解決農村取暖問題,建議使用空氣源熱泵的是舊溝村黨支部書記謝志軍。他從南方考察回來后,將樣機安裝在村委會臨時辦公室和村干部家里做實驗,收集溫度、耗電量等數據,效果顯著,2022年大批量安裝入戶。
“空氣源熱泵采暖優勢明顯,一是和水暖系統連通,均衡性持續性安全性較好。”肅州區東洞鎮黨委書記馬守斌說,全鎮3年來完成農房改造927套,目前已有600套房屋安裝了空氣源熱泵。今年8月,東洞鎮每戶領取5000元中央大氣污染防治資金補貼。
東洞鎮在總結去年經驗的基礎上,今年安裝空氣源熱泵時,要求商家將循環系統里的水換成防凍液,有效避免停電導致循環系統被凍住。此外,村干部可通過手機對清潔取暖系統進行智能管理,遠程幫助老人隨時調節采暖溫度。
采暖方式的改變其實是生活方式的改變
“可以說,現在農村新建的住宅小區和城市里的樓房沒區別,冬天一樣暖和、干凈、溫馨。”馬守斌說,采暖方式的改變,讓農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意識到這種變化并迫切作出改變的,還有東洞鎮新溝村居民李根。2021年,李根聽到舊溝村開展清潔取暖試點的消息,專程前去了解。2022年,他成了新溝村第一個安裝空氣源熱泵的人。
“當時我想不管花多少錢,都要選擇清潔取暖。”李根說,搬進新居近一個月,地暖一開,溫度設置好,每個屋子都熱乎乎的。
李根還算了一筆賬:新家120平方米,全天采暖耗電50度。每天7時至12時、19時至24時享受清潔采暖電價,每度電0.26元,一天的花費就是13元。一個采暖季下來,他家花在取暖上的費用總計約2700元。
為減少大氣污染、降低煤炭消費比重,酒泉市2017年印發冬季清潔取暖實施方案,明確提出積極推進冬季清潔取暖工程建設,建立安全、清潔、經濟、高效的城鄉供暖體系發展思路,推動全市從燃煤供暖向清潔能源供暖過渡。
今年7月,酒泉市爭取到中央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1095萬元,劃撥給肅州區4個鄉鎮,用于清潔能源供暖工程建設,建設總任務為2190戶,其中果園鎮280戶、銀達鎮720戶、東洞鎮927戶、西峰鎮263戶。目前,已為1109戶安裝了空氣源熱泵。
原標題:只有暖意融融 再無煙塵滿天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