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委會秘書處

一年45.3億噸產量,生物質能這種能源怎么用?

中國爐具網    作者:李玲    來源:中國能源報    日期:2023-11-16 10:40:27    瀏覽:767
100

農村地區農牧廢棄物等生物質資源豐富,是可就地開發利用的清潔可再生能源,是推動農村能源革命、建設零碳村鎮的重要實施路徑。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零碳村鎮建設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基礎性工作。

“零碳村鎮建設,是鄉村振興與‘雙碳’目標有機融合的道路,也是我國推動農村能源革命的重要抓手。既要符合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革命總體要求,也要考慮低碳、多元、安全、智能的新型能源體系建設要求。”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首席專家王全輝近日在由北京化工大學主辦的生物質清潔炊事與供暖國際合作論壇上表示。

多位與會專家表示,農村地區農牧廢棄物等生物質資源豐富,是可就地開發利用的清潔可再生能源,是推動農村能源革命、建設零碳村鎮的重要實施路徑。

一舉多得

零碳村鎮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四個方面:鄉村能源與資源利用、鄉村低碳產業發展、鄉村低碳生活方式、低碳鄉村治理。

在王全輝看來,零碳村鎮的理念,是充分挖掘農村可再生能源資源,培育鄉村可再生能源產業;在做好農村建筑和生活用能節能工作的基礎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時利用微網、儲能等分布式能源應用技術,實現在農村居民生活場景利用可再生能源取代傳統化石能源。

數據顯示,我國生物質資源豐富,總量約45.3億噸/年,其中農作物秸稈總量約7.9億噸,畜禽養殖糞污約30.5億噸,林業剩余物約3.4億噸,生活垃圾約3億噸,其他有機廢棄物約0.5億噸。主要集中在中東南部地區,其中農林生物質在河南、山東、吉林等農業大省資源密度較高。

“基于中國生物質能資源豐富、分布廣泛、應用多元等特性,清潔化用能已經成為政府鼓勵的方向和農戶追求更高生活品質的剛性需求。在廣大農村,農業、林業、畜禽糞污豐富而又分散,發展生物質能產業,可以為廣大農村提供清潔熱力、電力、燃氣,副產品還可以作為有機肥還田,助力綠色農業,變廢為能的同時增加農民收入,成為農村能源一舉多得的較佳選擇。”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新能源研究院副主任張鵬表示。

關鍵技術體系已初步建立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持續推進和能源結構深入調整,我國生物質能產業將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據了解,近年來,在相關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我國生物質能產業取得較快發展,已初步建立了生物質發電、生物質供熱、成型燃料加工及厭氧發酵產沼氣等關鍵技術體系,在生物質鍋爐、成型燃料機械以及發酵裝置等關鍵裝備制造方面已具備自主研發和商業化生產能力。

王全輝指出,零碳村鎮的技術要點在于大力推廣節能技術,降低農村用能需求;與此同時,要大力發展零碳供能和用能技術,如分布式建筑光儲直柔技術、屋頂光伏供暖技術、分布式生物質成型燃料加工生產技術、生物天然氣技術、生物質“熱-電-肥”多聯產技術等。

“以秸稈打捆直燃集中采暖技術為例,它以農作物秸稈為原料,將秸稈打包后直接在專用鍋爐燃用。該技術模式適宜在東北地區以種植業為主的鄉鎮村屯推廣,或結合大中型鍋爐改造,對周邊農戶、城鎮社區及公共設施等進行集中供熱。”王全輝說。

“我國北方取暖和農村住宅每年用能合計達4.1億噸標煤,其中散煤1.3億噸標煤,直接燃燒生物質0.9億噸標煤。在秸稈資源豐富的北方地區,成型燃料可以作為農村散煤替代的重要能源,且較天然氣、電等清潔能源價格優勢明顯。未來,中國生物質成型燃料在農村地區替代散煤采暖的清潔取暖市場空間巨大。”張鵬表示。

向綜合能源服務轉變

生物質能開發建設,是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政策的重點支持方向和鼓勵內容。契合“雙碳”戰略目標,能夠很好支撐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未來農村能源工作目標其實很清楚,就是要在完成‘雙碳’目標、推動能源轉型的新形勢下,尋求和構建新的發展模式,實現農村能源的轉型發展,助力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實現。”王全輝表示。

在張鵬看來,當前我國生物質能產業已逐步形成電、熱、氣及液體燃料等多元發展格局。未來我國生物質能開發利用將向綜合能源服務方向轉變。

“一是隨著秸稈等農林生物質純發電向熱電聯產轉型升級,單一的生物質發電模式將向綜合能源服務轉型;二是生物質能在非電領域應用將會加強,能夠提供清潔熱力、動力,在交通、供熱、取暖、供氣、燃料等方面得到應用,逐步拓寬應用范圍,向綜合能源供應轉變。”張鵬說,“生物質能開發通過‘農業-環境-能源-農業’高效發展模式,可與現代農業、生態環境治理、能源轉型、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等目標高度協同發展,形成綠色低碳發展的良性循環,共同推動中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實現。”

原標題:一年45.3億噸產量,生物質能這種能源怎么用?

100
版權保護聲明:爐具網選發有優質傳播價值的內容,可能會做部分刪節、修改。我們極其尊重優質原創內容的版權,如所選內容未能聯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請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聯系。

最新資訊

一级毛片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