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根據城市、園區各自特點,從政策與機制創新等多方面協同發力。
碳達峰的實現,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盡早投入碳達峰,才能更好厘清挑戰與機遇。11月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方案》指出,將在全國范圍內選擇100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園區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聚焦破解綠色低碳發展面臨的瓶頸制約,探索不同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的城市和園區碳達峰路徑,為全國提供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碳達峰先行試點推出有哪些積極意義?我國碳達峰過程中面臨哪些挑戰和困境?如何保障碳達峰試點有效落實?圍繞城市和園區開展碳達峰試點的發展方向,《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
多領域將形成示范效應
當前正處于從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的新時期。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孫永平向《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一方面,各方對于怎樣實現碳達峰沒有清晰的路線圖;另一方面,對碳達峰后碳增長面臨的約束認識不足。根據我國改革開放經驗來看,改革通常是通過試點積累經驗做法,再進行推廣。此次《方案》要求的‘可操作、可重復、可復制、可推廣’正是在積累這類經驗。”
四川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能源與氣候變化研究中心工程師向柳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開展碳達峰試點是實施碳達峰行動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存在,不同地區資源稟賦、發現階段、產業結構等存在明顯差異,鼓勵不同地區開展碳達峰試點,有利于摸索出多樣化、差異化的低碳轉型路徑,為不同地區發展轉型提供參考借鑒。另一方面,我國的碳達峰是梯次有序推進的,不可能全國一刀切、齊步走,開展碳達峰試點,有利于調動城市和園區積極性創造性,打造降碳先行區和引領區,為全國按期實現碳達峰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城市和園區是人口最密集、經濟活動最頻繁的經濟發展增長極,承載著絕大部分的人口、產業和經濟活動,也排放了絕大部分的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抓好城市和園區就是抓住了全國減污降碳工作的‘牛鼻子’,在城市和園區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呂連宏表示。
“在交通層面,當前交通行業的減排存在計算不清晰、機制不明確的問題,導致企業減排抓手和方法不足。例如,目前很多高速集團的減排探索沒有可靠的方法學納入CCER或碳交易。由于交通涉及到車輛、基礎設施、燃料等一系列領域的排放,如何確定減排的邊界并對減排量進行確權仍是需要探討的關鍵問題。城市和園區層面的探索,可以推動未來交通領域的碳減排進程。”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駱曉表示。
此外,當前全球主要國家都在向綠色化和數字化轉型,通過設立碳達峰試點可吸引新的投資,轉換發展引擎,達成新舊動能的轉換,更有利于促進產業的轉型。“碳達峰試點也勢必會促進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與能源行業的電氣化,帶動新能源技術的投資,促進傳統產業轉型。”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汪鵬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采訪獲悉,政策下發后,各地政府正按要求積極實施探索。例如,山西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山西正在組織各市和園區申報碳達峰試點。”
試點省區具有代表性
從“雙碳”進程來看,我國已取得了一系列進展。呂連宏表示:“在制度設計方面,我國把應對氣候變化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形成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推動從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建立了全球覆蓋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場并穩定運行;在結構調整方面,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優化,‘十四五’以來壓減粗鋼產能超4000萬噸,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突破13億千瓦,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1620萬輛,占全球一半以上。”
“目前各省區市均已提出碳達峰目標實現時間節點,其中北京市已官方宣布實現了碳達峰。根據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省級‘雙碳’指數研究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河南、吉林、四川、天津等多省市碳排放已呈現顯著的達峰趨勢。”呂連宏進一步表示。
此次首批試點,《方案》統籌考慮各地區碳排放總量及增長趨勢、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東中西區域分布等因素,選擇率先在15個省區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分別是河北、遼寧、黑龍江、安徽、湖北、湖南、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山西、陜西、內蒙古、新疆。
“這15個省區具備資源稟賦、發展階段和功能定位等方面的代表性,包括山西、陜西、內蒙古、新疆等能源生產和輸出大省,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等用能大戶,也有制造業發達的河南、河北、遼寧、黑龍江、安徽、湖北、湖南等經濟強省,有利于探索多元化綠色低碳轉型路徑。”呂連宏表示。
全局發力走深走遠
談及碳達峰試點以及后續的健康有序發展,專家一致認為,需根據城市、園區各自特點,從政策與機制創新等多方面協同發力。
孫永平建議,試點需要各自設定符合當地核心任務的目標,因地制宜,使碳達峰能更好地順應當地的可持續發展,提高綠色競爭力。“要做好碳達峰工作,需要先打好基礎,再確定將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例如,只有先建立起地方碳排放統計核算的制度體系,才能摸清家底,再根據自身優勢或區域定位了解自身的機遇與挑戰。此外,要把碳達峰作為培育綠色增長點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不要只看改革陣痛的地方,還要看到政策完善后,快速發展的機遇。”
呂連宏認為,中央和省級政府層面要做好保障工作,加強政策供給,充分給予試點城市和園區開展碳達峰政策與機制創新的權利,做好試點重點工程的資金保障。城市和園區要正確認識試點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和重大責任,落實好試點措施和試點工程,主動加強區域合作,為不同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的城市和園區總結出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對于碳達峰試點的建設與推廣,建議編制《國家碳達峰試點的建設年度報告》,客觀評價試點工作推進進展,分析不足、總結經驗。”
“近年來,我國已在低碳城市、低碳園區、低碳交通運輸體系等方面開展了國家級試點,碳達峰試點可充分吸收和借鑒相關試點的經驗做法和存在問題,提升試點質效。”向柳表示:“未來地方試點要突出特色亮點,既要有規定動作,也要創新舉措,避免千城一面,充分發揮地方優勢,形成有顯示度、有支撐力的經驗做法。同時,建立碳達峰試點評價考核機制,構建有效的調度和督導機制,推動試點城市和園區常態化推進有關工作,持續擦亮試點牌子。此外,還可加強正向激勵、部門協調,通過有針對性的政策、項目、資金等支持機制創新、技術研發示范、結構性調整、能力建設等,讓試點走深走實走遠。”
17年專注農村清潔取暖與生物質供熱領域,專業觀眾到達率高,優質展商回頭率高,被譽為“行業風向標,市場晴雨表”。第16屆暖博會將于2024年4月17-19日在河北廊坊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集中展覽展示農村清潔取暖多能互補、生物質供熱產業鏈、鍋爐與蒸汽發生器三大領域的技術產品、應用案例、解決方案等,同期舉辦2024農村清潔取暖與生物質供熱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及相關主題活動,圍繞政策形勢、行業轉型、市場營銷及渠道變革等進行交流研討,交流經驗、分享成果、對接資源。展會聯系--賈星: 18600445012/張敬: 18514402305。
原標題:100個碳達峰試點咋建設,他們這樣說……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