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委會秘書處

內蒙古全區各地因地制宜推進清潔取暖,全區城鎮清潔取暖率已達91%

中國爐具網    作者:管理員    來源:內蒙古日報    日期:2023-10-10 11:26:58    瀏覽:741
100

今年,是包頭市清潔取暖試點城市項目的收官之年,截至9月上旬已完成燃煤散燒治理10796戶,其中煤改熱電聯產集中供熱186戶、煤改氣7493戶,煤改電3117戶;按照冬季清潔取暖三年實施方案,烏蘭察布市計劃通過實施北方地區冬季清潔能源取暖項目,到2024年底中心城區、縣城清潔取暖率達到100%。據內蒙古自治區住建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區各地因地制宜推進清潔取暖,全區城鎮清潔取暖率已達91%。

2022年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著眼更好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供暖方面研究提出兜底性保障目標,明確要求“要重視做好救災工作、冬季取暖工作,不能讓老百姓挨凍、受罪”“林區天寒地凍時間長,一定要始終把群眾取暖這件大事放在心上”“重視做好供熱設施改造”“抓好城中村改造和城市集中供暖”……聚焦供暖這一民生關鍵,自治區黨委、政府一以貫之抓落實,善作善為抓推進,要求各級扎實做好城鎮集中供熱用煤、農牧民“暖心煤”保障和清潔取暖改造工作,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確保百姓溫暖過冬,是目標要求,更是對2400多萬人民的莊嚴承諾!

為了這份有關溫暖的承諾,在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周密部署、統籌安排下,全區上下正勠力同心、集火成炬,將供暖工作謀在早、干在前、落到實,高質量做好供暖保障,全力以赴打好今冬明春供暖保衛戰,確保百姓度過一個溫暖之冬。

“冬煤夏儲”干在前 守護供熱大民生

9月的第一天,內蒙古西部的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中和西鎮紅海村,5輛滿載煤炭的重型運煤車緩緩駛入“暖心煤”發放點。早已在此排隊等候的村民劉虎高興地說:“今年旗委、旗政府早早就把‘暖心煤’送到了家門口,讓我們農牧民能度過一個暖冬。”

位于內蒙古東部的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尼爾基鎮雙龍泉村,村民趙云寶比劉虎更早領上“暖心煤”。8月25日,呼倫貝爾市“暖心煤”拉運工作啟動,較去年提前了23天。“今年的‘暖心煤’來得更早,政府考慮得真周到。”趙云寶連聲贊嘆。

冬未至,煤先行,秋意漸濃的內蒙古,“暖心煤”比寒冷更早到來。

內蒙古農牧區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31.8%,沒有集中供暖條件的農牧民,取暖主要靠自己燒煤。2021年秋天,隨著國內煤價持續上漲,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為農牧民冬季取暖提供每戶不低于2噸的平價煤,確保農牧民冬季取暖買得起、有煤燒。從那時起,“暖心煤”總會伴隨著冬季來臨如約而至,今年已是第三個年頭。

持續傳遞民生溫度的“暖心煤”,讓農牧民暖身更暖心,放心更安心。

內蒙古規定,今冬明春農牧民冬季取暖用煤原則上仍將按照每戶2噸的標準予以保障。價格方面則執行國家保供政策定價:蒙西地區5500大卡出礦價不超460元/噸,較市場價低330元,蒙東3500大卡出礦價不超300元/噸,較市場價低150元。

供熱,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煤源都是重中之重,是關鍵因素。為此,內蒙古提前部署“冬煤夏儲”,未雨綢繆保障煤源。

“今年,我區承擔國家下達的電煤保供任務9.45億噸,居全國首位。年初落實任務時,我們提前按照‘先內后外’原則,優先為區內電廠和民生供暖用煤落實了保供煤源。其中,預留民生供暖用煤2500萬噸,為確保城鎮集中供熱和農牧民冬季取暖用煤打下堅實的基礎。”自治區能源局運行協調處處長王杰說。

據悉,去年底、今年初,內蒙古就開始對今冬明春民生供暖用煤在煤源、煤質、價格等方面作出安排。今年8月,自治區能源局又會同住建廳、全區各盟市全面梳理調度民生供暖用煤落實情況。今年9月初,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了《今冬明春供暖季民生供暖用煤保障工作方案》,從壓實責任、摸清用煤底數、落實供熱煤源、規范運輸發放等多方面進一步安排部署。

在一系列緊鑼密鼓、行之有效的政策舉措推動下,截至目前,全區112家燃煤鍋爐供熱企業所需1658萬噸燃煤、全區近400萬噸農牧民冬季取暖用煤全部落實,已簽訂購銷合同并陸續開展拉運工作。

“到9月25日,之前因種種原因存在缺口的249萬噸城鎮集中供熱企業用煤、102萬噸農牧民取暖用煤也已全額落實。”王杰堅定地說。

“惠民之舉”落到實 清潔取暖計長遠

近幾年,每當供暖季來臨,內蒙古突遇寒流、提前供熱的“暖”新聞頻頻沖上熱搜。

除了根河、額爾古納等極寒之地會在9月1日開始供熱外,內蒙古大部分地區的法定供熱時間均為10月1日或10月15日。但近年來,看天供暖已成各地常態。去年,全區103個旗縣區中有87個提前開栓供熱;今年,全區各地也都做好了突遇降溫提前供熱的準備。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根據天氣情況動態調整供暖時間、通過“訪民問暖”排查供暖問題、加強應急搶險力量24小時待命、設置多種投訴渠道全程在線服務……近年來,內蒙古供暖工作采取的一系列細之又細、實之又實的惠民之舉,彰顯了精細化管理水平,是從民之所需出發,回應民生關切,也是千方百計讓“群眾安全溫暖過冬”的題中應有之義。

群眾的關心點,就是工作的切入點,民生之“供”與民心之“需”完美契合,書寫出一份滿意的民生答卷。而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內蒙古的供暖工作正在“從長計議”。

大唐托克托電廠至呼和浩特市長輸供熱管網項目2號中繼泵站施工現場,機器轟鳴、焊花飛濺,處處洋溢著大干快上的建設熱潮。這一總投資70.45億元、總管網長達104公里的宏偉工程,利用大唐托電豐富的余廢熱為呼和浩特市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

“今年,這一項目能提供2000萬平方米以上的供熱能力,明年可增至5300萬平方米。到2027年,則能達到9100萬平方米。”呼和浩特市長輸供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來栓說。

呼和浩特市住建局公用科副科長傲旻介紹,今年采暖季,呼和浩特市清潔供熱比例由70.3%增加至93%。除大幅提升了大唐長輸項目這樣的熱電聯產供熱面積外,還在煤改氣、煤改電、拆并整合小鍋爐房等方面發力,加快推進清潔取暖。

從長遠看,大力推廣清潔供熱,不僅有助于降低供熱成本,更經濟、可持續,也能讓居民在擁有溫暖的同時盡享環保紅利,收獲“綠色溫度”。

呼和浩特市的目標是,通過推進熱電聯產、冬季清潔取暖等項目,最終實現供熱一城一網、一網多元、互聯互通,在給居民供暖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時,實現清潔取暖全覆蓋。

放眼全區,清潔供熱,已成為共識。

今年,是包頭市清潔取暖試點城市項目的收官之年,截至9月上旬已完成燃煤散燒治理10796戶,其中煤改熱電聯產集中供熱186戶、煤改氣7493戶,煤改電3117戶;按照冬季清潔取暖三年實施方案,烏蘭察布市計劃通過實施北方地區冬季清潔能源取暖項目,到2024年底中心城區、縣城清潔取暖率達到100%。

據自治區住建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區各地因地制宜推進清潔取暖,全區城鎮清潔取暖率已達91%。

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把人民的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在漫長的供暖季來臨之際,全區各地、各有關部門正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要求,馬不停蹄奮戰在保供一線,以拳拳之心,匯濃濃之情,全力保障2400多萬人民溫暖過冬。

原標題:為了群眾的“溫暖”幸福 ——內蒙古全力以赴打好今冬明春供暖保衛戰

100
版權保護聲明:爐具網選發有優質傳播價值的內容,可能會做部分刪節、修改。我們極其尊重優質原創內容的版權,如所選內容未能聯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請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聯系。

最新資訊

一级毛片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