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具網訊:近日,國家能源局、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組織開展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建設的通知》,決定聯合組織開展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建設。習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習總書記要求“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完善強農惠農政策,持續抓緊抓好農業生產,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農業農村現代化離不開能源支撐。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大鄉村清潔能源建設力度,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近日,國家能源局、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組織開展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建設的通知》,決定聯合組織開展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建設。
“能源產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發揮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創新發展的優勢,加快推進農村能源革命,對保障農村地區能源安全、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四部門在《通知》中表示。
在多位受訪者看來,農村能源革命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試點縣建設將對廣大農村地區開展能源革命起到引領示范作用,意義重大。
農村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
事實上,相關部門一直非常重視農村能源建設。早在2016年12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就首次提出農村能源革命。2018年7月,河南蘭考成為全國首個農村能源革命試點建設示范縣,經過多年發展,當地已初步形成以清潔能源為主體、多能互補的農村能源發展新格局。
本次新的試點起點更高,體系更加完善和明確,可以說是開展農村能源革命的“行動指南”。四部門隨《通知》一同印發的《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進一步細化了農村能源革命方向,圍繞供給革命、消費革命、技術革命、體制革命四方面,進行了具體任務細分,并配套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這次四部門出臺的農村能源革命建設方案,具有更多具體的、可操作的內容,包括提出了2025年的具體目標,也對一些具體的措施提出了要求,明確試點縣重點要搞分布式光伏、風電、生物質能等方面的內容。”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原首席專家李景明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給出了農村能源革命縣試點工作的具體目標:到2025年,試點縣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占比超過30%,在一次能源消費增量中占比超過60%。
對此,李景明表示,“試點縣是選擇性的、在有一定資源條件和基礎的縣先行先試,到2025年達到30%的消費總量占比目標,我認為是可以實現的。”
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的建設也引發企業的巨大熱情。“在農村發展光伏,尤其是分布式戶用光伏,最大優勢在于不需占用農業用地,通過農村閑置的屋頂即可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無論是自發自用還是發電上網都能為農村創造綠色經濟價值。農村光伏市場會持續保持上揚趨勢,我們的開發速度也將進一步提升。”正泰安能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副秘書長任彥波認為,農村能源革命是推動農民從單純的能源消費者轉變成為產消者的重要契機。農村有大量生物質、分布式光伏以及固廢等資源,不僅可讓農民解決自己的用能問題,富余的能源還可銷售、集中發電上網。做到這一點,才是真正將農村能源循環起來。以此增加農民收入,也是鄉村振興的題中之義。
建設多能互補分布式低碳能源網絡
《方案》要求,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以縣域為基本單元統籌城鄉清潔能源發展,推動鄉村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探索建設多能互補的分布式低碳綜合能源網絡,提升清潔能源供給能力和消費水平。
在李景明看來,農村能源革命一定是多能互補、綜合利用的,但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也有新的內涵。“對大部分農村地區來說,沒有一種能源能滿足農村用戶的所有用能需求。這就要在農民經濟可承受范圍內,盡可能利用當地資源。比如,屋頂光伏、小型風力發電、生物質能等。”李景明表示,“過去更多的是面對一家一戶,現階段我們希望用一種網絡化的供能方式完善能源供給和服務,以村、鄉鎮甚至縣為單位,逐漸擴大網絡,最終形成與國家的各種能源網對接的網絡。”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杜祥琬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相比國家層面整體的能源革命,農村能源革命反而更易實現。”杜祥琬認為,農村的化石能源基礎設施雖不完善,但資源能源稟賦天然地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等豐富。利用這些可再生能源,不會涉及大規模基礎設施改造,可有效改變以往農村缺少能源的困境。值得注意的是,在推進農村可再生能源發展過程中,關鍵要做到因地制宜。
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生物質能專委會秘書長肖明松強調:“這幾年,很多農村地區一直都在做清潔能源建設工作,但是我國農村地大物博,南北方差異較大。比如,北方地區明顯不適合建設沼氣,尤其到了黑龍江省,由于冬天太過寒冷,還需要加溫,能耗大;小型的風電,在南方沒法用,但在內蒙古地區卻很合適。”
“農村能源革命不僅僅是能源的問題,更多的還是環境問題和資源循環利用的問題。”李景明表示,“因為農村不像城市,完全使用的是商品化的能源,我認為更應該遵循就地就近原則。比如,利用當地的一些農林廢棄物進行轉化來生產出清潔的可再生能源,這就產生很多正面效應,既處理了有機廢棄物,保護了生態環境,又可以讓整個農林廢棄物循環起來。”
可持續問題成焦點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受訪專家指出,農村能源革命要注重持續性問題。
李景明表示:“試點縣的建設乃至整個農村能源革命,絕對不是一兩年的事,它應該是一個長期的、持久的事業,要為農村居民建立完善的社會化的能源服務體系?,F在很多地區給了農村比較清潔的能源,但后端的服務卻沒跟上,持續使用或高效率使用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此外,在農村地區選擇了試點縣,后期如何擴大示范成果,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總結此前農村清潔能源建設的經驗,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后續管護服務不足。農村地區大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有的設備他們不會用,或者出點故障就用不了,如果不及時處理維修,慢慢就閑置廢掉了。所以,關鍵是運行,運行不好,前期大量工作就白費了。”肖明松坦言,“之前是‘七分建三分管’,現在要把思路扭轉過來,變成‘三分建七分管’,把重頭放在后續運行管理上。這次要把試點縣做好,就一定要著重留出后期運行維護的資金。”
吉林省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處原調研員佟繼良建議,建立城鄉清潔發展互動機制。“農村可為城市周邊清潔取暖替代燃煤提供秸稈成型燃料,也可為城市提供生物天然氣替代天然氣,提高城市能源保障水平,進而為農村能源提供市場發展空間和盈利空間。”
不過,在李景明看來,目前農村能源革命大范圍推開還有一定難度。“可以跟著城鎮化建設的步伐走。哪個地方已經進行了農村社區的建設和管理,老百姓的意識加強了、意愿提高了、經濟條件也好了,就在哪個地區先搞試點。”李景明坦言,推廣農村能源革命,前提條件是必須有資源。這就意味政府的定位和作用以及社會貢獻必不可少。很多條件是逐步形成的,隨著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欠發達地區會逐漸形成這方面的能力。“試點一定不是齊步走、一起走,必然會有先行先試的過程。誰成熟誰來做,然后在做的過程中,把經驗傳授給別人,在發展中逐漸完善進行試點的條件。”李景明說。
原標題:農村能源革命有了行動指南
來源:中國能源報,李玲、別凡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