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委會秘書處

改炕換灶,13.3萬戶農村清潔取暖改造,清潔能源改變煙火鄉村

中國爐具網    作者:楊貴智    來源:蘭州日報    日期:2023-04-05 08:40:21    瀏覽:1608
100

        爐具網訊:“2021年,公司針對西北農村實際情況,成功研發推廣的‘太陽能+’多能互補清潔采暖系統,在我市已有8000多戶農民在使用。今年將繼續推廣2700戶。”據蘭州華能生態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強透露,通過“太陽能+電”、“太陽能+天然氣”、“北方地區清潔采暖試點城市”項目、綠色能源示范村示范項目和冬季采暖熱源清潔化改造項目,截至目前,已在甘肅省14個市州推廣多能互補清潔取暖系統17500余套。據了解,蘭州市以省級鄉村建設示范村為主,2021年至2023年,蘭州市紅古區、榆中縣、永登縣、皋蘭縣、安寧區和高新區實施13.3萬戶農戶清潔取暖改造,其中去年實施農村冬季取暖熱源清潔化改造任務6.385萬戶。

2021年至2023年,蘭州市紅古區、榆中縣、永登縣、皋蘭縣、安寧區和高新區實施13.3萬戶農戶清潔取暖改造

        炕改:“電炕”輕輕一按6秒即熱

        3月21日,一場沙塵暴帶來的降溫,讓榆中縣甘草店鎮車道嶺村黃草灣社村民高永平把電炕又升高了5度!“這個電暖炕方便又省事,再也不用一天兩三趟去煨炕了。身上那股炕煙味也沒有了,方便又干凈。我的肺心病也大有好轉。”

        據了解,兩年前,榆中縣車道嶺村成為甘肅省農村清潔能源低碳村鎮試點示范項目村。“該項目總投資78萬元,其中省級資金60萬元,農戶自籌資金18萬元。項目安裝‘太陽能光熱系統+生物質爐具+太陽能光電系統+暖氣片電輔熱’多能互補雙系統清潔取暖24套,安裝智能恒溫水暖炕24鋪,改造廚房24間,安裝太陽能庭院燈24盞。”項目負責人馬金亮說。項目建成后,一套“光熱互補”采暖設備可為每戶農戶至少節約折合標準煤3噸/年,戶均年節支3000元以上,光伏發電收益2000元。每戶預計減少排放二氧化碳5噸以上。該村也成為全省唯一一個“零費用”采暖的項目村。

        據介紹,改炕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水暖炕,一種是碳纖維暖炕,由農戶自愿選擇。電炕溫度可自行調節,耗電量也比較低。改造后的新型節能熱炕,綜合熱效率可由原來的45%提高到70%以上,室內溫度可平均提高8度左右,每戶每年可節約柴草等燃料2噸左右,節能取暖效果非常明顯。

        “土炕改電炕,我們一晚上也就用6至7個小時。保持40度恒溫的話,一晚上也就兩毛錢的電費。太節省了。”榆中縣小康營鄉村民馬國光介紹說。他安裝的是一個爐子帶一組暖氣一個炕,既可以在廚房做飯,臥室還有一組水炕,客廳有兩組暖氣,舒適、安全、方便,跟城里人一樣住上了暖氣房。

        馬坡鄉村民李艷萍家的改炕經歷了“土炕”、“鐵炕”、“水炕”,現在用上了“電炕”。50歲的李艷萍笑道:“以前燒炕時煙大得狠。點上火之后,人要先跑出去,等到煙氣散盡了再進去。什么時候炕冷了,什么時候就要跑出去煨炕。半夜被凍醒是常事?,F在睡覺前20分鐘打開電源設定好溫度,一覺睡到大天亮。一天只耗費一度電!”

        “2021年蘭州市入選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以來,給我縣發展清潔取暖帶來了契機。兩年時間里,榆中縣采取以‘太陽能+電輔熱’為主導,其他清潔熱源為輔的多元化模式改造,每戶保障改造面積至少達到56平米以上,逐步替代鄉村地區散燒煤取暖,減少冬季取暖大氣污染物排放。”榆中縣能源辦負責人說,從2021年到2024年,榆中縣計劃改造32115戶。截至3月22日,累計完成29015戶,已完成改造面積162萬平米,累計完成投資37719.5萬元。

        灶改:“暖媳婦”提升幸福指數

        “土灶臺,一日三餐不離柴”。以前農村廚房里,每天都是煙熏火燎,烏黑一片。在里面呆上個把小時,出來時總是一身的灰。如今,這種“煙火氣”已經慢慢地在淡出人們的視線。隨著農民生活的改善,鄉村生活條件逐漸好轉起來,煤氣灶、電飯鍋、微波爐已進入尋常百姓家。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強調,提升農民的生活質量,改善農村環境,家家戶戶使用清潔能源已是必然趨勢。

        在榆中縣和平鎮祁家坡村農戶祁大姐家的現代化衛生間里,擰開水龍頭,熱水便“嘩嘩”地流了出來。客廳以及臥室里,看見的也不再是傳統的燃煤爐,美觀大氣的暖氣片讓房間充滿了現代感。祁大姐說:“這兩年煤價太高了,取暖花了很大一筆錢。看見鄰居家裝的暖氣片,不僅干凈還省錢。去年,我翻修房子時也就趕緊安裝上了。今年這個冬天我家總算過了個暖和春節。”

        據了解,在祁家坡村,如今已有700多戶農戶安裝了“太陽能+輔助熱源”,成為了清潔取暖的受益者。

        蘭州市現有20余萬農戶,冬天大多采用傳統散煤取暖。這種取暖方式的能源利用率較低,熱損失較大,存在不安全、價格貴、污染大等一系列問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對清潔能源的期盼強烈。2020年,市縣農村能源部門選擇皋蘭縣九合鎮蘭溝村作為“太陽能光熱+生物質爐輔助熱源”清潔取暖技術試點,經過2年越冬,系統運行平穩,效果良好。

        3月初的一天,來到榆中縣馬坡鄉張祖德家,走進廚房,只見干凈整潔,聞不到以前那種嗆人的油煙味。“給我安裝的這個灶臺是氣電兩用的。這個抽油煙機操作簡單,非常好用。以前做一頓飯,滿院子都是油煙味,廚房里也油膩不好清洗?,F在我們的廚房也和城里人的一樣,干凈又衛生。做飯太方便了。”馬祖德高興地說。自從家里享受了改廚、改暖、改炕等項目,全家人的生活品質一下子提升了。

        據了解,蘭州華能生態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當前為村民們提供的是該公司最新研發的第六代“暖媳婦”智能遠紅外電暖炕,是一種高效、環保、節能、省錢的全新智能電暖炕,使用壽命長達50年。“電暖炕特別受歡迎。為了推廣新能源產品,我們在安裝電暖炕過程中,還給部分困難群眾免費安裝了太陽能灶、炊事烤火爐和灶臺,群眾的體驗效果很好。”馬金亮說。

        ■親歷者說

        榆中縣甘草店鎮車道嶺村高永平:這兩年煤炭價格特別高。前年一噸兩千多元,今年也在一千五六,燒不起!過去在老村子,一年至少要燒兩噸多。村干部說,取暖可用太陽能或生物質燃料代替,我就主動安裝了這個“暖媳婦”。原來睡覺用的炕,現在改成床。原來用電熱毯,現在是電炕。為安裝這套設備所花費的幾千元,算一筆賬,現已賺回來了。

        永登縣樹屏鎮劉家灣村楊忠國:曾經的土炕,燒出來的煙油熏黑了干凈的墻體。沒有煨好的炕,后半夜就涼了。燒炕產生的二氧化碳造成大氣污染。購置煤炭、柴火,耗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如果土炕質量出了問題,還會有一氧化碳中毒的風險?,F在的電熱炕加熱迅速,可自主調節溫度,比起以前燒牛糞、燒柴火的土炕,帶給農民真正的便利。

        皋蘭縣黑石鎮中窯村張玉萍:使用這個“太陽能+電輔熱”產品以來,感覺還是比較安全的,不像爐子那樣有煙氣呀。而且這個電費也不高,一天下來就是3塊錢左右。室內溫度比較舒適,感覺不到陰冷,并且可以保障一年四季生活熱水供應,像洗個衣服洗個菜,用熱水都是挺方便的。

        ■人物專訪

讓清潔能源走進鄉里人家
——訪蘭州華能生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李強

        “推開老鄉家的大門進去,家里的土炕、火爐等采暖設施、廚房用灶等生活設施,保暖性差,熱損耗大,取暖費用高。其產生的爐煙煤煙導致的環境污染等問題,亟需我們重視。”李強說。

        蘭州華能生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提出“改炕革命”,先后在甘肅、陜西、青海、寧夏等地引起改造浪潮,并被多地政府列為“為民興辦實事之一”,有效解決了農村傳統土炕取暖產生的高耗能、高污染問題,提高了百姓生活品質。目前公司成功研發出一系列適合在西北地區推廣的“六改”產品,已服務西北190萬農村用戶,每年減排二氧化碳800余萬噸。在甘肅省累計推廣節能爐具191.47萬臺,節能炕181.16萬鋪。每年總計減排二氧化碳200余萬噸,節能折合標準煤80余萬噸。平均每年為每戶百姓節省采暖成本約1800元。

        “2021年,公司針對西北農村實際情況,成功研發推廣的‘太陽能+’多能互補清潔采暖系統,在我市已有8000多戶農民在使用。今年將繼續推廣2700戶。”據李強透露,通過“太陽能+電”、“太陽能+天然氣”、“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試點城市”項目、綠色能源示范村示范項目和冬季采暖熱源清潔化改造項目,截至目前,已在甘肅省14個市州推廣多能互補清潔取暖系統17500余套。

        下一步,蘭州華能將與政府緊密協作,在有條件的農村推廣建設“能源站”,通過多能互補的模式,讓清潔能源走進農村的千家萬戶,讓受益農戶在20年內免費使用清潔熱能。

        原標題:改炕換灶 清潔能源改變煙火鄉村
        來源:蘭州日報,楊貴智    

100
版權保護聲明:爐具網選發有優質傳播價值的內容,可能會做部分刪節、修改。我們極其尊重優質原創內容的版權,如所選內容未能聯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請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聯系。

最新資訊

一级毛片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