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委會秘書處

不只省下“一塊錢”,生物質能供暖是分布式清潔能源供暖方式更加適宜的選擇

中國爐具網    作者:都芃    來源:科技日報    日期:2023-02-09 10:23:36    瀏覽:852
100

       爐具網訊:《“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中明確,太陽能熱利用、地熱能供暖、生物質供熱、生物質燃料等非電利用規模達到6000萬噸標準煤以上。近年來,以核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為代表的清潔能源在我國能源消費中的占比不斷提升。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清潔能源消費占比達到25.5%。正如一條“鯰魚”,雛形初現的清潔能源供暖攪動傳統能源主導的供暖領域,為供暖領域瞄準“雙碳”目標,開展智慧轉型,帶來更多可能。

       在冬季大氣污染治理以及“雙碳”目標壓力下,我國居民的取暖方式正變得“百花齊放”,核能供暖、風電供暖、生物質能供暖、地熱能供暖等清潔能源供暖方式加速普及。面對既定的“雙碳”目標,推動供暖能源清潔化、低碳化已從一道“選答題”逐漸成為“必答題”,我國正在加速探索如何“解題”。

       在2016年底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關系北方地區廣大群眾溫暖過冬,關系霧霾天能不能減少,是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農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內容。要按照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居民可承受的方針,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盡可能利用清潔能源,加快提高清潔供暖比重。

       清潔能源供暖,雨后春筍般發展。近年來,清潔能源在分布式供暖中逐漸扮演重要角色。生物質能作為其中之一,在農村地區散煤替代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生物質能是秸稈等農林廢棄物經專業加工后制成的清潔能源。雖然燃燒過程會釋放部分二氧化碳,但從全生命周期來看,其仍然是零碳排放能源,且相比散煤較少產生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

       隨著相關技術不斷取得突破,生物質能發展逐漸加速。如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憑借國內首次研發出的黑顆粒高溫水洗技術,開發出了移動式綠能顆粒生產裝置“秸能一號”,有效破解了生物質能燃料儲運不便、價高質低等瓶頸。目前,該裝置已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一區三縣”開展供暖散煤替代試運行,預計將在2024年實現佳木斯全市域農村約1000萬平方米清潔取暖散煤替代。

       清潔能源供暖不僅要算經濟賬,更要算生態賬,生態賬比經濟賬更加亮眼。

       上海成套院董事長、黨委書記顧皚在談到生物質能參與供暖時表示,未來碳交易市場的不斷發展,或將有效平衡清潔能源供暖帶來的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比如北京目前碳交易價格每噸二氧化碳約為100元,而每噸生物質能顆粒燃料可減排二氧化碳2.6噸,那么便可額外獲得收益260元。”

       “宜”字當先,不能盲目上馬

       面對清潔能源供暖這道“必答題”,一系列“答案”已浮出水面。雖然選擇眾多,但因地制宜仍然是首要標準。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維斗看好生物質能供暖在農村地區的應用。他認為,對缺少集中供暖基礎設施的農村地區,生物質能供暖作為分布式的清潔能源供暖方式是更加適宜的選擇。

       生物質能原料來自于農林廢棄物,獲取便捷,經專業加工后可直接燃燒使用,無需額外購買設備,具有成本低、使用便利的特性,適于農村地區應用。但倪維斗也強調,生物質能屬于分布式能源,應就近利用,一旦運輸距離過長,不僅成本提升,其運輸過程也會額外消耗大量能源,應因地制宜進行規劃。

       在集中供暖中應用清潔能源,選擇什么樣的清潔能源供暖方式同樣重要。清潔能源開發受環境因素影響大,不同的清潔能源供暖方式有著顯著的區域性。

       目前核能供暖的覆蓋范圍最高可達核電站周邊200至300公里,但采用熱電聯產式的核能供暖機組運行時需大量冷水進行冷卻,因此僅適用于部分沿海地區。內陸地區想用上核能供暖,則要寄希望于低溫供熱堆。如中核集團研發的“燕龍”泳池式低溫供熱堆已列入吉林省遼源市相關項目規劃。

       風電供暖則對地區風力資源有著較高要求,尤其看重當地電價成本。“風電供暖項目建設要因地制宜,除風力資源外,還要充分考慮當地峰谷電價差、電成本或供熱補貼政策等因素。”曹孝斌提到,目前不同地區對于風電供暖用電價格仍未有統一的政策標準,如部分地區可參照享受居民“煤改電”用電電價,但也有部分地區無相關政策。

       對缺乏供暖基礎設施的南方地區,政府、企業、居民間的配合至關重要。

       負責海鹽核能供暖項目建設運營的浙江零碳熱力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鸝鸝提到,其所在公司主要負責海鹽核能供熱工程主管網建設,而主管網到居民家中的配套支網建設主體并不明確,權責劃分不清晰,導致資金無法落實,項目推進困難,有待相關部門提供進一步的政策指引。

       同時,陳鸝鸝表示,南方地區開展清潔能源集中供暖面臨管網建設工程量大,項目投資額度大等瓶頸。項目建設亟須拓寬融資渠道,落實政策扶持,并加深居民對于核能供暖的認知與了解。

       清潔能源供暖作為新興事物正蓬勃發展,但目前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各地區需結合當地資源稟賦、資金情況、相關政策摸索前行。

       “不論是集中還是分布式清潔能源供暖,都在特定區域和一定邊界下具備較好效益和推廣價值,不同技術選擇都需要因地制宜、一事一議,定制化地進行路線選擇和方案設計。” 顧皚總結道。

       不僅要瞄準未來,還要兼顧當下

       清潔能源供暖方興未艾,但與此同時,部分傳統供暖企業卻陷入舉步維艱的困境。在2022年供暖季中,黑龍江鶴崗等多個地區因供暖公司虧損加劇,導致供暖暫停。

       清潔供熱產業委員會宣傳部部長孫小宇表示:“目前北方集中供暖的熱價都是政府批復的指導熱價,市場的調節能力不足。近兩年煤炭價格大幅上漲,多地熱價處于‘倒掛’狀態,許多企業在‘賠本’供熱。”

       孫小宇建議,當下應開展熱力市場化改革,理順能源價格與熱價關系,實施能源價格與熱價聯動。建立成本信息檔案,健全有效的成本約束機制,明確合理價格及聯動標準,使政府定價能夠覆蓋各環節成本,實現政府的民生責任、居民的取暖需求以及企業的合法權益相統一。

       對清潔能源供暖來說,熱價同樣是有力的“指揮棒”。讓熱價“動起來”,不僅將改善傳統供暖企業生存狀況,同時也有利于清潔能源供暖發展。

       一方面,以煤炭為代表的傳統化石能源價格時有波動,當與熱價聯動后,成本較為穩定的清潔能源將更具優勢,增加地方政府和企業的投資積極性。

       另一方面,清潔能源供暖也亟須建立符合自身特點的熱價體系。

       現有的熱價定價機制仍是以火電為基準,作為未來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清潔能源綜合價值應高于火電。因此推廣應用清潔能源供暖項目,需要建立相應的成本監審體系,提高清潔能源熱價定價標準,充分體現清潔能源價值,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熱價改革著眼于解燃眉之急。瞄準未來,供暖領域正醞釀一場真正的智慧轉型。

       全面提升供熱系統能效與智能化水平,構建安全低碳、清潔高效、智慧經濟的新型供熱系統,推進城鄉供熱節能低碳轉型,將成為推動“雙碳”目標落實的重要舉措,清潔能源也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孫小宇表示,智慧供熱是未來供熱領域的一場系統化改革,在熱源側要推動清潔能源更多參與供暖并推廣多能互補模式;在熱網側則要推進系統節能降碳改造,提升建筑能效水平;用戶端需要進一步普及熱計量收費替代傳統的按取暖面積收費,為智慧供熱打下基礎。

       正如一條“鯰魚”,雛形初現的清潔能源供暖攪動傳統能源主導的供暖領域,為供暖領域瞄準“雙碳”目標,開展智慧轉型,帶來更多可能。

原標題:清潔能源供暖,不只省下“一塊錢”

100
版權保護聲明:爐具網選發有優質傳播價值的內容,可能會做部分刪節、修改。我們極其尊重優質原創內容的版權,如所選內容未能聯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請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聯系。

最新資訊

一级毛片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