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夏”時節,小麥秸稈的“歸宿”就成了很多農民的難題。5月2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加強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的通知》,但是隨處焚燒秸稈的現象依然是屢禁不止。近日,記者走進肅寧縣付佐鄉葛家莊村的麥田,眼前呈現的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前面聯合收割機領路,將麥粒收入倉中,吐出的麥秸稈整齊地“躺”在地里。接著打捆機緊隨其后,把秸稈“吞”進“肚子”,一個個整齊的麥秸捆隨后被“吐”出來。撿拾、輸送、壓縮、捆扎,打捆機一氣呵成。這些打捆后的麥秸稈又該運往哪里?正在記者滿腹疑問之時,春意秸稈能源開發專業合作社社長侯素珍揭曉了答案。“我們合作社把小麥秸稈、花生殼、樹枝等廢料進行粉碎,制成‘秸稈成型燃料’,現在這些綠色燃料很搶手。今年麥收我們合作社專門置備了5臺小麥收割機和6臺打捆機,全方位為社員們服務?!?/P>
2009年春意秸稈能源開發專業合作社剛成立時,當地人腦海中雖有了秸稈能利用的意識,但是收割秸稈費時、費力,人們認為劃不來,所以積極性不高?!艾F在種地都時興‘一條龍’服務,我們收秸稈也來個‘一條龍’收購,大伙省力還能多賣錢,肯定都搶著賣秸稈?!焙钏卣湫闹杏辛诵履繕?。于是合作社專門成立了麥季、秋季秸稈收購專業服務隊,專業打捆機開到田間地頭,服務隊免費收割、運輸,秸稈在地頭上過秤變成現金。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