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爐具網訊:曾幾何時,秋收后的秸稈成了農民的“鬧心事”,就地焚燒因污染環境被禁止,不焚燒又沒地方送。海倫利民鍋爐立足現實,不斷加大技術攻關,創新研發出秸稈打捆直燃鍋爐,解決了秸稈就地放污焚燒的難題,變廢為寶,利國利民,得到了較好的推廣應用。
為進一步了解秸稈打捆直燃鍋爐的技術特點、應用場景、運營模式,近日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委會組織行業專家及部分企業代表到海倫利民鍋爐公司進行了調研考察,并就生物質供暖進行了座談交流。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清潔取暖專家委員會主任郝芳洲、專家委員王明洲,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委會秘書長任彥波及企業代表,中國能源報記者參加了此次調研研討會。
第一站:綏化市教育中心集中供暖
據利民鍋爐夏經理介紹,目前該五聯校使用1臺10噸秸稈打捆直燃鍋爐,供暖效果好,教學樓室內溫度穩定在20℃-23℃,實現了自動控制、智能運行,最重要的節約成本,比之前燒燃煤鍋爐年節約成本近200萬元。
第二站:能源管理物聯網遠程控制平臺
據夏經理介紹,該智能遠程管控系統可監控生物質鍋爐運行情況,實現了智能化運行、數字化管理,鍋爐運行中某個環節出現問題會實時報警,控制中心和鍋爐房都能及時發現并及時處理。
第三站:利民鍋爐公司物聯網遠程控制平臺
利民鍋爐公司王經理介紹,利民鍋爐自主研發的鍋爐在線監測系統實現了鍋爐運行數據實時監控,相當于給每臺在用鍋爐配備了一個“私人管家”,大大提高了鍋爐運行的穩定性,讓客戶燒得放心、用得省心!
第四站:海倫利民公司小方包直燃供熱鍋爐
利民公司2500平米辦公樓,使用1臺1噸秸稈小方包打捆直燃熱水鍋爐,一個采暖季消耗秸稈130噸,室內溫度可達到20℃。
第五站:海北鎮秸稈直燃清潔取暖項目
14MW 秸稈直燃鍋爐集中供熱23.5 萬平方米,每個供暖季比原來燃煤鍋爐節省成本 321萬元,室內溫度20-25℃,取暖效果好。
第六站:前進鎮生物質爐具+玉米芯取暖項目
用戶使用12kW的利民生物質爐具,配套炕連灶,政府補貼1800元,農戶自費300元,燃燒玉米芯炊事和取暖,用戶反饋取暖效果好,可燒水做飯,一個采暖季1.5噸玉米芯,不用花錢。直言玉米芯就是天然的生物質壓塊。
第七站:合作社秸稈直燃糧食烘干項目
使用6噸利民秸稈打捆直燃熱風鍋爐用于糧食烘干,一年燒秸稈4800噸,年費用57.6萬元,比之前燃煤鍋爐節省近一半,生物質鍋爐出風穩定,糧食烘干效果好。
第八站:秸稈直燃鍋爐供熱項目
當地鎮黨委書記介紹,目前使用利民公司4噸秸稈直燃鍋爐,供當地的政府機關、學校、家屬樓、信用社等地1.5萬平米取暖,機關單位38元/平米,居民28元/平米,鍋爐運行穩定,比之前燒煤爐年節省25萬元,由于取暖效果好,今年預計供暖面積會增加到2.5萬平米,解決了農村集中供暖滿意度低、收費難的問題。
參觀考察完供暖項目后,在利民鍋爐公司進行了生物質供熱海倫調研座談會。座談會上,各位專家和企業代表分享了這兩天參觀的感受和心得,對利民鍋爐公司研發推廣的秸稈打捆直燃鍋爐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秸稈打捆直燃鍋爐有效解決了東北地區秸稈焚燒的難題,在縣域、農村地區就地取材,與區域環境治理、農民增收、鄉村治理“三位一體”統籌管理,做到了政府滿意、項目運營方滿意、用戶滿意,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助力了鄉村振興,推廣應用前景廣闊。而小規模、大群體、分散經營、圍繞資源建企業的“利民模式”,對北方農村地區生物質清潔取暖技術模式具有重要的推廣借鑒意義。
相關專家和企業也對利民公司在產品完善、推廣運營、標準建立、合作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議,希望行業企業共同努力,打造成秸稈打捆直燃鍋爐的行業標桿,為秸稈能源化利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做出爐具人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據了解,5月10日,海倫利民鍋爐公司(展位號:BD14)將在2021暖博會現場清潔取暖大牌秀直播環節中,對秸稈打捆直燃鍋爐進行詳細的介紹,敬請期待。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