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委會秘書處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秸稈利用和禁燒方案》

中國爐具網    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日期:2014-10-13 09:14:20    瀏覽:945
100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意見》(國辦發[2008]105號),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要求,推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促進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部、環境保護部制定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方案(2014-2015年)》。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方案(2014-2015年)》全文 
       

       一、充分認識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隨著秸稈資源化利用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推廣應用,秸稈用作肥料、飼料、工業原料、燃料和食用菌基料的產業化利用得到較快發展。特別是一批以秸稈為工業原料生產代木產品、發電、秸稈成型燃料、秸稈沼氣企業的興起,推動了秸稈商品化和資源化,實現了變廢為寶、化害為利和農民增收。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延伸農業生態鏈條,變粗放經營為集約經營,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生態文明建設。 

       (二)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要途徑。據環境保護部和國家氣象局遙感監測顯示,夏秋收期間秸稈集中焚燒,增加了部分區域霧霾天氣的嚴重程度。近兩年,全國秸稈焚燒火點數總體呈上升趨勢。相關研究報告顯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每年因秸稈焚燒向大氣中排放的顆粒物有數十萬噸,區域內PM2.5日均濃度平均增加60.6微克/立方米,最多增加127微克/立方米,秸稈焚燒對大氣污染的影響非常大。抓好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是當前治理大氣霧霾的有效措施,任務緊迫而艱巨

       二、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情況

       (一)秸稈綜合利用現狀。2013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秸稈可收集量2億噸,利用量1.6億噸,秸稈綜合利用率81%,比2008年提高12.3個百分點。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等地區秸稈綜合利用率分別為85.6%、76.6%、83%、80%、76.5%、81%。

       (二)秸稈禁燒情況。2013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中,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山東省等地區焚燒秸稈火點數均有所減少,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兩地區秸稈焚燒火點數有所增加。北京市實現2013年夏秋兩季0火點數,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等地區火點數分別為11個、481個、407個、179個和866個。其中,天津市、山西省、山東省等地區分別比2012年減少63.3%、18.6%和34.7%,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兩地區分別比2012年增加了27.6%和61.3%。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雖然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秸稈綜合利用政府資金投入不足,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項目扶持力度不夠,秸稈綜合利用“小而散”項目沒有得到支持;二是缺少能夠使廣大農民和企業“雙贏”的有效經濟政策;三是秸稈還田和收集一體化裝備嚴重不足,農機收獲缺少留茬標準,留茬高低及農田秸稈清理與農民利益銜接不緊密,農民為提高機械收獲作業效率,降低油料和人工成本,導致留茬過高;四是部分基層干部及農民對秸稈綜合利用潛在價值和違規焚燒的危害性認識不足,缺乏對地方政府的考核和責任追究;五是秸稈禁燒的法律依據不足、機制不健全、執法力量薄弱、執法難度大,禁燒監管難以落實到位。

       三、目標任務

       (一)總體目標。到2015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秸稈綜合利用率平均達到88%以上,新增秸稈綜合利用能力2000萬噸以上;基本建立農民和企業“雙贏”,價格穩定的秸稈收儲運體系,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格局;建立并落實秸稈禁燒考核機制,及時公布并向地方政府通報秸稈焚燒情況,不斷強化秸稈禁燒監管。

       (二)分省目標。到2015年,北京市力爭全部實現秸稈綜合利用;天津市秸稈綜合利用率90%;河北省秸稈綜合利用率95%;山西省秸稈綜合利用率85%;內蒙古自治區秸稈綜合利用率86.5%;山東省秸稈綜合利用率85%。

       四、重點工程

       (一)秸稈肥料化利用工程。實施秸稈機械還田補貼項目,對實施秸稈機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壓等機械化還田作業的農機服務組織進行定額補貼。建設以秸稈為主要原料的有機肥工程,生產商品有機肥料。大力推廣生物菌劑快速腐熟還田和秸稈堆漚還田技術,推進秸稈就地就近還田利用。2014‐2015年,新增秸稈肥料化利用能力240萬噸。

       (二)秸稈飼料化利用工程。種植或訂單采購青貯玉米,有償收集秸稈,大規模制作全株青貯飼料、氨化秸稈飼料、微貯秸稈飼料,形成商品化秸稈飼料儲備和供應能力,為周邊大牲畜養殖戶(場)提供長期穩定的粗飼料供給。青黃貯飼料生產項目以“二池三機”為基本建設單元,“二池”為青黃貯窖池或氨化池,“三機”指秸稈收獲粉碎機、運輸壓實機、打捆包膜機。2014‐2015年,新增秸稈飼料化利用能力270萬噸。

       (三)秸稈原料化利用工程。推進秸稈清潔制漿、人造板、墻體材料、紡織工業用纖維、包裝材料、降解膜、餐具、簾柵等原料化利用。培育龍頭企業,示范帶動秸稈原料利用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2014‐2015年,新增秸稈原料化利用能力300萬噸。

       (四)秸稈能源化利用工程。建設秸稈致密成型燃料生產廠,配套高效低排放生物質爐具,實現秸稈清潔能源入戶。建設投料棚、致密成型車間、成品庫等土建工程,以及秸稈粉碎機、成型機組及配套設備、生物質爐具等設備工程。以自然村或農村社區為建設單元,建設秸稈沼氣工程,配套建設輸氣管網等設施,實現秸稈沼氣直供農戶,提供生活用能。建設秸稈裂解氣化集中供氣工程,為農戶提供生活用能。建設秸稈炭化工程,生物碳用作優質燃料、土壤改良劑、重金屬鈍化劑、生物有機肥料及工業原料。加快生物質發電/供熱示范建設,完成現有生物質電廠供熱改造。2014‐2015年,新增秸稈能源化利用能力1000萬噸。 

       (五)秸稈基料化利用工程。建設秸稈食用菌生產基地,利用秸稈培育平菇、木耳、香菇、金針菇等食用菌,食用菌產后菌糠作為優質有機肥或牛羊養殖飼料。2014‐2015年,新增秸稈基料化利用能力90萬噸。

       (六)秸稈收儲運體系。秸稈收集儲運站原則上與秸稈生物氣化、秸稈熱解氣化、秸稈固化成型、秸稈碳化等實用技術示范配套,根據當地種植制度、秸稈利用現狀和收集運輸半徑,支持農業合作社、農業企業和經紀人等,因地制宜建設秸稈收集儲運站。2014‐2015年,新增收集儲運能力1800萬噸。

       (七)完善配套政策,實現區域整體推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要按照循環經濟理念,因地制宜發展秸稈多途徑利用技術和模式,2015年3月底前研究出臺配套政策,一是落實秸稈收儲點和堆場用地,解決制約秸稈綜合利用收儲運瓶頸問題;二是將秸稈撿拾、切割、粉碎、打捆、壓塊等初加工用電列入農業生產用電價格類別,降低秸稈初加工成本;三是糧棉主產區在農忙季節,應采取方便秸稈運輸的有效措施,提高秸稈運輸效率;

       四是落實國家關于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給予符合政策的秸稈加工企業信貸優惠等。在目前種植制度多樣化、秸稈種類復雜、秸稈利用途徑多元化的地區,因地制宜采取整縣推進,實現縣域秸稈高效綜合利用,杜絕秸稈露天焚燒現象。2014‐2015年,啟動10個秸稈綜合利用示范縣建設,每個示范縣秸稈新增利用能力10萬噸以上,新增年利用能力100萬噸。 (八)秸稈綜合利用科技支撐工程。依托骨干企業、研究院所和大學等,開展創新平臺建設,開展應用研究和系統集成,促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引進消化吸收適合中國國情的國外先進裝備和技術,推進先進生物質能綜合利用產業化示范。加快建立秸稈綜合利用相關產品的行業標準、產品標準、質量檢測標準體系,規范生產和應用。舉辦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培訓班,分層次對基層農技人員、村鎮干部進行技術培訓。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有關地區要將秸稈綜合利用作為推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治理大氣污染、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各地政府的工作重點,搞好統籌規劃和組織協調,加強組織領導,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重點突出,形成共同推進合力,確保實現秸稈綜合利用目標。

       (二)完善政策。有關地區要根據本地區農業生產特點,抓緊制訂并發布相關收獲、留茬等作業及綜合利用產品標準。研究梳理現有秸稈綜合利用扶持政策,加大秸稈綜合利用項目資金投入力度,完善符合當地相關產業發展方向的秸稈綜合利用土地、電價、運輸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推動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發展。

       (三)抓好落實。有關地區要建立健全相關部門參與的秸稈綜合利用協調機制,將本地區秸稈綜合利用實施方案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按年度逐級分解到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并與各地人民政府簽署秸稈綜合利用目標任務完成承諾書,加強督促檢查。抓緊落實2014年度中央預算內投資切塊支持的秸稈綜合利用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爭取早日建成、早日投產,提高秸稈綜合利用能力。

       (四)嚴格監管。有關地區要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執法主體和責任人,組織相關部門組成檢查組,加大秸稈禁燒執法力度,完善秸稈禁燒的相關政策措施。尤其對機場周邊、高速公路沿線、鐵路重要干線等地區,重點開展執法檢查,發現秸稈焚燒行為的要責令立即停止,對直接責任人進行教育或處罰;對造成重大污染事故、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導致人員傷亡的,要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五)強化宣傳。有關地區要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方面的宣傳培訓,大力宣傳秸稈綜合利用的重要意義及焚燒的危害,做到家喻戶曉,發揮新聞媒體對秸稈綜合利用的輿論引導和焚燒的監督作用,對秸稈焚燒現象曝光。開展秸稈綜合利用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等知識的科普宣傳,用實際效果引導、教育農民群眾轉變觀念,為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創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方案原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方案(2014-2015年)》

 

 

100
版權保護聲明:爐具網選發有優質傳播價值的內容,可能會做部分刪節、修改。我們極其尊重優質原創內容的版權,如所選內容未能聯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請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聯系。

最新資訊

一级毛片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