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自治區財政廳、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自治區市場監管廳、自治區鄉村振興局、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等8部門關于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實施工作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指出,因地制宜,優選路線。根據本地資源稟賦、服務設施布局、經濟可承受能力、環境承載能力等綜合因素,科學評估,精準施策,采取適宜當地實際的清潔取暖技術,科學有序推進“煤改氣”“煤改電”、生物質供暖等清潔取暖替代工作。
到2023年底,吳忠市完成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建設任務,城區、縣城清潔取暖率達到100%,農村清潔取暖率達到80.3%,完成熱源清潔改造2835萬㎡,建筑能效提升114萬㎡;銀川市、固原市、中衛市完成清潔取暖項目建設年度目標任務;石嘴山市結合自身實際編制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實施方案,積極申報國家項目資金支持。全區城市居民供熱室溫達到20℃以上。
到2024年底,銀川市、固原市、中衛市完成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建設任務,石嘴山市完成清潔取暖項目建設年度目標任務。其中銀川市城區、縣城清潔取暖率達到100%,農村清潔取暖率達到100%,完成熱源清潔改造5954萬㎡,建筑能效提升1516萬㎡;固原市城區、縣城清潔取暖率達到100%,農村清潔取暖率達到60%,完成熱源清潔改造1863萬㎡,建筑能效提升216萬㎡;中衛市城區、縣城清潔取暖率達到100%,農村清潔取暖率達到71.5%,完成熱源清潔改造1954萬㎡,建筑能效提升152萬㎡。
到2025年底,我區全面完成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建設,城區、縣城清潔取暖率達到100%,農村清潔取暖率力爭達到75%以上,形成城市供暖集中化、農村供暖多元化、全區取暖清潔化的冬季取暖新格局,清潔取暖長效運維機制健全完善,運行安全充分保障,用能結構明顯優化,熱網效率明顯提升,用戶取暖能耗有效降低,污染排放大幅下降,空氣質量不斷改善,民生水平不斷提高。
實施農村清潔取暖能源替代。因地制宜加快農村清潔取暖改造,支持農戶合理選擇空氣源熱泵熱水機、“太陽能光伏+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等“煤改電”技術裝備取暖,不經常居住和采暖需求面積較小農戶可選擇空氣源熱泵熱風機取暖,加快農村電煤替代。推動天燃氣管網過境鄉村實施“煤改氣”,具備條件的通過設立燃氣瓶組站擴大天然氣覆蓋面。推進城市集中供熱管網向周邊及過境重點小城鎮、保留中心村及新型農村社區延伸,支持工業園區周邊村鎮利用工業余熱集中供暖。宣傳引導企業在林場、園藝場周邊等生物質資源相對豐富的區域建立生物質燃料加工廠,推廣生物質爐取暖,指導各地加強生物質成型燃料加工和多渠道保障供應能力建設。支持農戶同步實施煤爐、“土灶”電氣化改造,推廣使用電炊具和燃氣炊具,提升拓展生物質爐功能,爭取一體解決農戶日常取暖燒水做飯等問題,持續推進散煤治理。根據行業特點和實際需要,加快農村幼兒園、中小學、衛生院、養老院、便民服務中心、辦公場所等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個體經營戶和物流、商貿、加工等場所供熱改造,引領帶動農村地區冬季清潔取暖。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