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在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2984號建議的答復中明確,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農村清潔低碳能源技術推廣與利用。積極推廣應用農村生物質能。充分發揮我國農村豐富的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等生物質資源優勢,示范推廣應用打捆直燃供暖、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沼氣/生物天然氣等農村可再生能源發展模式。在北方農村推廣秸稈打捆直燃清潔供暖模式,年供暖面積達到815萬平方米。建設秸稈成型燃料廠及加工點2664處,年產量達到1280萬噸。
關于制定出臺農村清潔用能補貼政策,《答復》表示,2017年,為治理散煤污染,財政部會同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啟動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通過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安排預算,支持探索天然氣、電能、核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光伏、熱電聯產等多種有效的清潔取暖模式。從2020年起,大氣污染防治資金中累計安排159.8億元,用于完成試點城市“煤改氣”、“煤改電”等清潔取暖運營補貼。同時,指導地方制定實施差異化補貼政策,拓寬融資渠道,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探索多方共贏的市場化項目運作模式,多渠道加大支持力度。
關于開展清潔能源低碳鄉村試點,《答復》指出,2023年,國家能源局、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等部門印發《關于組織開展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建設的通知》,按照“多能互補、追求實效,因地制宜、多元創新,試點先行、逐步推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建設,以縣域為基本單元,推動鄉村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結合不同地區資源稟賦和能源需求,立足農村地區生活與生產用能有效供給,以低碳清潔能源供給為主線,聚焦供暖、炊事、設施農業等領域的減排降碳,加快推進生物質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農業農村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