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日照市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上,市政協人資環委提交了《關于深度利用工業余熱和可再生能源供熱的建議》提案,建議從優化熱源網管和推動供熱體制改革兩方面著手,圍繞主城區、嵐山區、莒縣、五蓮縣四大片區,健全提升四張主力網清潔供熱保障能力,推動煤炭、余熱、生物質在供熱結構中比重由90∶5∶5優化為70∶20∶10,推動供熱管網獨立運營、各熱源競價入網,形成主網支撐、點源補充,一網多源、非煤優先的清潔低碳供熱格局。
重點解讀:
提案建議,在硬件方面實施“四網工程”,挖掘清潔供熱潛力,抓好山鋼、日鋼、亞太森博等工業余熱綜合利用,拓展生物質能供熱范圍,推動實現城區供暖清潔化、村鎮供暖少煤化。
在軟件方面推動供熱體制改革,暢通清潔熱源入網渠道,開展各區域供熱源網分離改革或推動現有熱力公司公平開放熱力管網,探索競價入網等市場化清潔供熱制度改革。
落實情況:
該提案轉到市城市管理局后,引起高度重視,經過認真研究后作出答復。
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日照山鋼余熱民生與漁業融合利用綜合智慧能源項目于2023年供暖季實現主管網居民供暖,項目全容量投運后,可滿足濤雒鎮近30萬平方米、3000戶居民集中取暖和140萬平方米漁業養殖水體保溫需求,實現濤雒鎮民生清潔集中清潔供熱全覆蓋。
“該項目深入挖掘鋼鐵行業‘三余’資源利用潛力,同時也是全國首例海產養殖供熱項目,為工業余熱‘零碳’利用提供示范標桿,也為省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該負責人說,結合提案相關內容,市城市管理局將在健全完善城市清潔供熱管理體制,大力發展城市集中供熱,有效利用清潔能源供熱等方面持續發力,探索清潔取暖新方式。
原標題:向“綠”而行 探索清潔取暖新方式
掃碼申請加入
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