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委會秘書處

北方農村供暖新模式:遼寧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試點探索

中國爐具網    作者:孫仁斌 郭翔 武江民    來源:新華社    日期:2023-12-26 08:50:04    瀏覽:896
100

在中國的廣袤農村,冬季供暖問題一直是一個重要的民生問題。傳統上,農民多采用煙熏火燎的方式取暖,既不環保,又存在安全隱患。然而,隨著近年來能源消費革命的推進,農村用能方式發生了巨大轉變,綠色、清潔、高效的能源逐漸成為主流。

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指出,農村地區已經完成3700萬戶散煤替代,實行清潔供暖,這是能源消費革命的標志性成果。這一清潔取暖成果的取得,離不開各級政府和農民群眾的共同努力。

在遼寧省鐵嶺縣新臺子鎮,當地政府和企業合作,開展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術試點。通過將秸稈打包成捆,在新型秸稈專用鍋爐燃用,替代燃煤,實現了就地生產、就地消耗的良性循環。這種模式不僅減少了燃煤使用,降低了污染物排放,同時也為農民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

據了解,鐵嶺縣從事秸稈打包作業的主體達到51家,打包好的秸稈可供應給附近的發電、供熱企業。采取秸稈直燃方式可比使用燃煤供暖成本每平方米節省約7元錢。這一數據直觀地展示了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術的經濟優勢。

除了經濟和環保優勢外,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術還有效解決了秸稈處理難題。過去,秋收后的秸稈往往被一把火燒掉,不僅污染環境,還造成資源浪費。現在,秸稈成了“寶”,每年都打包起來,供給電廠和畜牧場,實現了秸稈資源的高效利用。

遼寧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從2015年起遼寧省就試點探索建設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術。目前,全省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模式年利用秸稈60萬噸,每年還在快速增加。這一數據預示著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術在遼寧省乃至全國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實現農村供暖和環保“雙贏”的過程中,各級政府、企業和農民群眾形成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補貼,企業提供技術和設備支持,農民群眾積極參與秸稈收集和打包工作。這種合作模式為農村能源消費革命提供了強大動力。

綜上所述,農村能源消費革命是中國能源結構優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推廣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術等綠色、清潔、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不僅改善了農民的生活條件,還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范圍的擴大,農村能源消費革命將為中國鄉村振興戰略和美麗鄉村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原標題:《“綠色”過冬——中國北方農村供暖新模式觀察》

100
版權保護聲明:爐具網選發有優質傳播價值的內容,可能會做部分刪節、修改。我們極其尊重優質原創內容的版權,如所選內容未能聯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請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聯系。

最新資訊

一级毛片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