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信模式從目前來看是非常成功的,如何持續走下去?答案只有一個,走產業化的道路。我們可以換一個視角,看看生物質能產業未來的發展是否符合國家未來發展的方向。19大報告有三個關鍵詞,生態文明、綠色發展和清潔能源。
生態文明的概念是生態本身的自然狀態,是植物在生產,動物在轉化,微生物在循環?,F在面臨的問題是什么呢?是微生物循環不回去了。由于化石能源的使用,比如塑料,微生物吃不掉,分解不掉,所以整個能源系統遭到破壞?;蛘哒f環境系統,不斷在積累垃圾,比如碳,本來應該回到土壤中去,現在回不去了,變成在空氣當中,最后形成了氣候變化問題。
瑞典主要依靠生物質能源實現綠色發展,正是通過可再生能源,尤其是生物質能源的迅猛發展,從1990—2012年,瑞典在GDP增長58%的同時,溫室氣體排放量卻降低了20%,同一時期生物質能源使用增長了110%。
國際上清潔能源等同可再生能源,是以能源的使用是否對環境產生凈碳排放為依據。國內辭海對清潔能源的定義為在人類利用過程中基本不產生污染的能源。有風能、水利能、地熱能、太陽能、生物質能、以及潮汐能等。國內出臺的一些文件對清潔能源的概念是不明確的。
國際上生物質行業發展趨勢是什么樣的呢?在談論可再生能源的時候,我國的排序是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生物質排第四,可是在全球的能源結構當中,可再生能源占比18%,其中生物質能占比13%,是第一大可再生能源來源,跟全球相比我國生物質能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任何一種燃料在能源的終端市場上才能發揮作用。能源終端市場有三個,熱力、電力和動力,動力是交通的動力。2015年全球的能源終端市場結構中熱力占比50%,電力20%,動力30%。為什么生物質能在全球的占比那么大?因為生物質能主要用在供熱市場。
芬蘭已經是全球第二個生物質能源成為國內第一大的能源來源的國家,瑞典已經實現生物質能為主導的能源結構,計劃在2025年告別化石能源,主要依托生物質能發展。歐盟在2014年可再生能源供熱占比是17.7%,其中90%是生物質供熱,生物質供熱已成為主要供熱方式,規劃2040年供熱領域告別化石能源。
在供熱領域,從單獨供熱到集中供熱,從純供熱到熱電聯產,從化石燃料到生物質,這是全球發展的趨勢,我們跟著世界的潮流走,這條路沒有錯。
國內生物質供熱產業發展的政策機遇
定性,國際發改委、能源局印發《關于促進生物質能供熱發展的指導意見》。定量,十部委印發《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明確煤改電15億,煤改氣18億,煤改生物質20億,生物質是排在第一位的,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在前段時間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征求《關于解決“煤改氣”“煤改電”等清潔供暖推進過程中有關問題的通知》意見函中明確說,在農村地區重點發展生物供暖。所以對于行業從業者而言,生物質能在政策層面得到了大力的支持和肯定。
在經濟上怎么樣?對用戶而言,一種能源產品價格是最核心的因素。生物質能在經濟性上跟煤相比沒有太大的競爭優勢,反過來說,生物質能是除了燃煤以外最便宜的,它的價格已經接近煤了,想要比煤更便宜,還要努力。但是如果有碳稅的話,立馬就比煤便宜了。就目前而言,與其他的燃料相比,生物質能是取代燃煤最便宜的燃料品種。
縣域發展生物質供熱產業的分析
在縣域發展生物質供熱怎么去發展?第一是資源,第二是市場,第三是技術。把這個三點都做到了,這個產業就起來了。
從資源角度,我國的風能、太陽能主要在西部地區,西部地區人口只有5%,能源市場不在那兒,所以會導致棄風棄光,而生物質能源百分百就在東部地區。95%的人口在這,能源市場也在這,所以資源和能源市場的匹配是生物質能源最大的優勢。
根據“國家開發區網”公布的數據,目前國家級開發區共計569個,為什么統計開發區?因為對能源的終端市場而言,工業用能占比是70%,民用跟商業大概在30%,所以工業是大頭,工業用能主要集中在開發區。所以開發區域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對開發區的能源需求和生物質資源是匹配的。
工業用熱主要指蒸汽,2017年統計數據,工業用熱6.37億蒸噸,主要在11個行業里面,其中化學原料和制品占比最大,濱州陽信地區是化工業集中的區域,也是能源消耗大戶。能源消耗大戶意味著這些產業是能源依托型,離不開能源的支撐。如果有能源需求,拉動一個產業,很容易就能構成產業鏈。
用戶分為中小型、大型和工業園區,為什么針對工業園區呢?因為工業園區相對需求穩定,因為單獨一個供熱企業、用熱企業,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當自身出現波動,可能對能源的使用造成波動。一個園區的能源使用相對是穩定的,能夠構成區域穩定的能源市場。
針對生物質能源的特性,工業用戶有四個痛點:安全問題、經濟問題、效率問題和排放問題。
第一安全問題,因為無論怎樣的工業項目,無論供熱能源需求多大,除非自備電廠,只要是用自己的鍋爐房,不可能找到非常專業的工程師來解決能源問題。由于鍋爐工的不專業,會導致的安全問題。專業性沒有保障的情況下,安全性就突出出來。
第二經濟問題,當專業性不夠的時候,燃料消耗量自然就大,生物質取代燃煤不能光算熱值,也要算整個生命周期成本。生物質的競爭力從哪里來?一定是從客戶的能源服務中來,不是單純的熱值的換算。
第三效率問題。效率跟排放是對應的,效率不高,排放自然就差,這也是跟專業性相關的。
我們采用能源服務模式,用戶把能源交給我們進行托管,就如同我們辦公室都把打掃衛生的工作交給專業的清潔公司去做了,這是社會化分工的必然的結果。那能源服務是不是也可以由專業的團隊去做。所以我們要培養能源服務的專業化隊伍去解決工業用戶的能源需求,是生物質產業本身生命力的來源。宏日新能源服務過或正在服務的已經有五家世界500強企業,還有像娃哈哈,修正,西點,英聯等等食藥企業,我們要做到比企業更了解他們的能源需求,滿足企業能源需求是第一位。
國內生物質產業發展技術要有自己的技術,目前市場上生物質鍋爐能夠解決分散式供熱,但大部分生物質鍋爐的燃料適應性差。對于多灰、易結焦的燃料如秸稈、稻殼等,不能達到理想的燃燒效果。農廢生物質鍋爐以農廢為燃料,以多灰、易結焦燃料為研究對象,提高燃料適應性,降低成本。通過自動化技術升級改造,實現生物質鍋爐房的無人值守。
整縣推進生物質供熱產業建議
項目實現技術路徑:采用“四大服務體系”和“三大網絡技術職稱體系”解決用戶痛點。“四大服務體系”包括規劃體系、檢測體系、熱能設備體系、運營服務體系。“三大網絡技術支撐體系”包括區塊鏈體系、碳排放核查體系和互聯網平臺。
縣域的產業的推進需要結合了十個單位,從規劃編制、第三方檢測機構、裝備提供、運營服務,農業資源整合、區塊鏈技術、碳排放核查、互聯網系統、污染物排放監測、和生物質產業基金的對接,把這十家單位整合在一起,為一個縣域去打造新的產業,產業如果能夠實現,最終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都是非常顯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