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27日,由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主辦的2023農村清潔取暖與生物質供熱論壇在濟南召開,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原副司長史立山圍繞“能源低碳轉型與農村能源發展”進行了分享交流,提出了三點要求和五條建議,內容摘要如下:
農村能源發展面臨新形勢、新要求
農村地區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豐富,加強農村地區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對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八大以來,在清潔取暖、能源轉型等政策推動下,生物質熱電聯產、生物天然氣、固體成型燃料等得到較快發展,初步形成了生物質電、熱、氣利用格局??傮w來看,農村地區的能源利用技術、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仍很薄弱,加強農村能源建設是能源發展的重要任務。特別是“雙碳”目標的提出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農村能源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農村能源發展面臨的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開展農村能源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思路也需要進行調整。
1、農村能源建設既要滿足農村地區用能需要,更要服務國家能源低碳轉型發展戰略。長久以來,農村能源建設主要服務于農村生產生活用能,這是在國家能源供應能力不足,農村能源發展滯后情況下的選擇。目前,農村能源最大的短板是北方農村地區的冬季取暖用能問題,近年來實施了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采取氣代煤、電代煤措施,取得了積極效果。今后農村能源發展的任務,在解決好農村地區用能問題的同時,努力把農村資源優勢變成經濟優勢,把農村能源建設更好地融入國家能源低碳轉型發展之中,特別是要把農村生物質能資源有效利用。
2、把實現農村全面電氣化作為解決農村用能的主要措施。農村地區總體居住分散,能源消費密度低,如果像城市能源基礎設施把電網、天然氣管網、供熱管網覆蓋到農村地區,未必是經濟的做法。根據農村能源轉型的總體要求,提高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是必由之路。目前,電力在終端能源用能比重為27%,規劃是要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農村地區土地資源相對豐富,非常適合建設分布式光伏系統和太陽能熱利用系統,解決農村用能問題要著眼長遠,推動電力在農村炊事、取暖中應用,是實現農村用能現代化的優先途徑。
3、要把農村能源建設作為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農村發展的最大制約是農村居民收入水平低,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村居民收入水平,是農村發展的根本任務。前不久,國家四部門下發《關于組織開展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建設的通知》提出,探索建立農村能源發展共享機制,鼓勵地方結合實際情況依法利用存量集體土地通過作價入股、收益共享等機制,參與到新能源項目融合共建,發揮農村地區土地資源豐富的優勢,通過建設新能源項目及提供有關服務措施增加農民收入,是農村能源建設的重要目標。
促進農村能源發展的五點建議
生物質曾是農村地區的主要生活能源,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電力、煤炭和天然氣已進入農村地區,生物質作為生活能源的作用減弱,大多變為廢棄物,未得到有效利用,既浪費資源,也嚴重污染環境。據初步分析測算,如果我國生物質資源全部得到能源化利用,可替代化石能源約8億噸標煤,同時還可有效減輕環境污染。生物質是可再生資源,也是農村地區的資源優勢,充分合理有效利用生物質資源,不僅是新時代鄉村振興和農村治理體系的應有之意,也是我國能源低碳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
1、把開發利用生物質能作為實現“雙碳”目標和鄉村振興的戰略性舉措。生物質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可以通過發電、供熱、供氣等方式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交通、建筑等領域。目前,我國生物質資源總量約36億噸,若全部實現能源化利用,可減排二氧化碳約20億噸,開發利用生物質能是減排二氧化碳的重要途徑,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發力點。同時,生物質資源主要分布在農村地區,是農村地區的重要資源優勢,加強生物質資源的能源化利用,不僅能夠改善城鄉生態環境,而且還能夠促進農業生態循環發展,提高農民收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2、將生物天然氣(沼氣)作為生物質能利用的重要發展方向。我國生物質資源種類眾多,利用方式也不相同,應建立開發和梯級利用的產業體系。木質類生物質可作為燃料使用,秸稈、畜禽糞污、廚余垃圾等生物質應優先通過厭氧發酵工藝制取沼氣,并根據市場需求提純為生物天然氣或生產生物甲醇、氫氣等清潔燃料。
3、把實現農村居民生活用能電氣化作為解決農村用能的主要方向。農村居民生活用能主要是炊事、熱水、取暖、交通,這些用能都可以通過電能來提供。隨著“雙碳”目標的推進,農村交通工具和農業機械電動化是必然方向,利用空氣源熱泵和地源熱泵技術解決北方農村地區的冬季取暖是適合農村地區特點的現代能源技術。在農村地區建設天然氣管道,推廣利用天然氣,不是未來農村能源的發展方向。
4、建立和完善促進農村能源發展的政策措施和市場機制。農村能源發展離不開政府強有力的領導和政策支持,不能簡單照搬能源大項目的管理辦法。把生物質資源的管理納入政府管理體系,建立農村生物質能的收集、儲存和運輸體系,把生物質能盡可能全部收集起來。特別是要根據各地的生物質資源稟賦,選擇適宜的生物質能利用方式,明確將生物質能作為本地生活用能重要來源,使生物質能資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各級政府應建立良好的營商環境,破除政策和市場壁壘,引導生物質資源利用的各類產品(熱、電、冷、氣、有機肥等)得到市場的公平利用。
5、高度重視新型農村生活用能技術發展。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能源低碳轉型發展需要,農村生活用能的電氣化是必然趨勢。除了傳統的農村電氣化技術外,要更加重視新型農村生活用能技術發展。一是電炊事技術,如電飯鍋、電炒鍋等技術;二是電取暖技術,如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等技術;三是農村微電網技術,如分布式光伏、儲能系統、充電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