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29日,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業委員會2019年會在京召開。清潔爐具技術創新委員會主任郝芳洲在會上作了“北方農村地區冬季清潔采暖的思考”主旨發言,中國爐具網現將發言摘要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散煤燃燒是造成大氣污染的成因之一,當然工業污染的排放、汽車尾氣污染的排放,這都是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至于農村的散煤污染危害到底有多大?我們還需要很好的做一個調查研究。
治理散煤,國家實施的力度很大。“煤改氣”“煤改電”在有條件的北方農村地區成效顯著,但是在不具備條件的農村地區也改氣、改電,進展就不那么順利了,時不時的出現了防污染與保民生“撞車”的事情,現在多地又允許燒潔凈煤、生物質成型燃料適配節能環保爐具。不管是兜底性措施、過渡性措施,還是僅限于山區,但在現階段應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
由于我國農村地域遼闊、情況復雜,氣候條件不同、人員分散、經濟發達水平不同、生活習慣不同、燃料構成不同,實施潔凈煤和生物質適配爐具上也應有所區別,不能一刀切。應從實際情況出發,在各地原有的基礎上,努力降低大氣污染物排放,才能得到國家和社會的認可。爐具企業與煤企、生物質加工企業緊密配合,保證爐具產品質量和性能以及優良服務,節能減排效果顯著,行業才能走得更遠。
一、北方農村地區冬季實現清潔取暖還有一段路要走
1、重溫習總書記有關“清潔取暖”的重要指示
2016年12月21日,習總書記在中央財政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強調,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等6個問題,都是大事,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關系北方地區廣大群眾溫暖過冬,關系霧霾天能不能減少,是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農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內容。要按照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居民可承受的方針,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盡可能利用清潔能源,加快提高清潔供暖比重。
這個指示太重要了,講的太全面了,是指導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的綱領性文件。我學習和領會的還很不夠,針對農村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談點認識和心得。
一是“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關系北方地區廣大群眾溫暖過冬,關系霧霾天能不能減少。”從這幾句話可以深刻領會到,習總書記把人民群眾溫暖過冬提到多么重要的位置——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可見非同小可。最近網上報道山西洪洞縣發生的“封灶禁煤”事件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只顧環保不顧民生,暴力執法,違背了指示精神。我們既要環保更要民生,總書記提到的霧霾天能不能減少,則把民生和環保有機的統一起來。
二是在具體方針上十分明確“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居民可承受”。我體會只要按此方針辦的,就可做到三滿意;國家滿意、人民滿意、企業滿意。
三是“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盡可能利用清潔能源,加快提高清潔供暖比重。”我理解“宜”就是因地制宜,就是具備“宜”的條件,我認同兩個條件:一是當地資源稟賦,有沒有氣和電資源;二是經濟能力,中央投入的力度,和地方各級政府的經濟實力,群眾的經濟承受能力。只有具備“宜”的條件,才能保障農戶的溫暖過冬。這就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有條件的先上,沒條件的待具備條件后再上,最終是使人民群眾都能使用清潔能源,達到溫暖過冬的目的,而且做到可持續。
2、學習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講話精神
2018年6月13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實施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他指出,堅持從實際出發,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確保北方地區群眾安全取暖過冬。
我理解,肯定有一些地方沒有從實際出發,搞“一刀切”出現了一些問題,這段話強調了從實際出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據實際情況又增加了宜煤則煤,宜熱則熱,使用范圍更加寬泛。多能互補,多措并舉,只要有利于清潔取暖,無論是集中供熱,還是分散供熱都可以,具備什么條件就采用什么方法,落腳點是保障廣大群眾安全取暖過冬。
3、對人民日報發表“最低價中標”的感悟
人民日報前幾天發表了“最低價中標不改,談什么工匠精神、中國制造!”低價中標各行各業都很普遍,在前幾年爐具招投標也出現了低價中標的問題。叫企業不去參加低價投標,即使這個企業不去,還有另一個企業也會去。大家都清楚“便宜沒好貨”的道理,哪里還有什么技術創新,哪里還有什么工匠精神,這是中國制造嗎?應該深刻反省,應從機制上徹底改變,不然還會勞民傷財。
爐具招標的時間一般都很晚,一旦中標就會有中標主管部門派人到企業督戰催進度,企業就會出現時間緊,任務重,加班加點,重產量輕質量的問題,企業哪里還有心思潛心研究技術?“趕工期”這種惡性循環使企業深受其害。今年爐具產品又面臨著時間緊、任務重、趕工期,企業自己沒有多余的加工能力,就采取擴散加工的辦法,質量如何保證?我真擔心,這么好的形勢,因有的企業爐具質量性能不好,經過一個采暖季說不行,這個行業就毀了!但愿我的擔心是多余的。
4、農戶生活習慣難以改變,其中與經濟承受能力有密切關系
現在多地招標不是水暖爐,而是干燒爐,也當成了清潔爐具使用,造成了室內顆粒物和CO排放超標,嚴重影響了室內空氣質量,有損老百姓的身體健康。就因為干燒爐便宜,政府少花錢,農戶不花錢。我們用水暖爐替代了干燒爐,花了幾十年時間,而現在又回來了,這是不是倒退?這里面涉及了很多的問題。
還有室內安裝的CO報警器,其質量堪憂,有的就根本就不報警,即便是好的CO報警器發下去,用戶也不安裝,宣傳不到位?,F在招標是政府行為,就養成了用戶不花錢或少花錢的弊病,有的用戶就理直氣壯的認為這是政府應該給的,換不換爐子和他沒關系。爐具是靠市場發展起來的,過去一手錢一手貨的日子就沒有了。我個人認為只有市場行為才能促進爐具技術的進步。市場行為何時回來,我說不清楚。
用戶的生活習慣很難改變,其中也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水暖爐的功能應該是單采暖,而且用戶還要求有炊事功能,這就是習慣??擅焊臍饷焊碾娋褪侨∨δ?,說明這個習慣也是可以改的,當然由于經濟水平發展不一,還要有一個過程。
最近爐具網和化工大學去一些農村調研發現,政府發的電采暖爐,有的農戶連包裝都沒有拆,問他為什么不用,回答用不起電費;有的水暖爐發下去,說是沒有錢安裝管道和暖氣片,有的用戶提出用水暖爐換干燒爐,這就是現狀。當然這也不能代表全國農村的情況,總之還有一部分農戶經濟條件欠佳。能不能用精準扶貧的思路,給困難的農戶多補貼,也能讓他們享受清潔安全溫暖的過冬。
要使農村的農戶都實現溫暖過冬,建議以縣級為單位,結合本縣的實際情況作出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精準落實到每一個農戶,適合用什么燃料就用什么燃料,但要盡最大努力減少污染物排放,讓廣大群眾能安全溫暖過冬。不論上什么清潔取暖項目,一定要重質量不求數量,財政量力而行,搞一個成一個,決不湊合。逐步解決農村清潔取暖的難點和痛點。難點是什么呢?農村情況很復雜,人口分散。痛點是什么呢?經濟承受能力弱。只能扎扎實實地穩步推進,如按這個思路,就不是短期行為,就還有較長的一段路要走。
二、今后一段時間內,生物質成型燃料和潔凈煤配套爐具仍然是農村分散采暖的主力軍
由于一些地方燒煤出現了煤氣中毒事故,有的專家講農村就只剩老頭和老太太了,對安全使用爐具也有困難,在農村還是集中供暖好,也不會出現CO中毒了。這個意見我部分同意。因經濟問題,少量的農村可以做到,但大多數農村暫時還辦不到,因為涉及的面太廣了,還是要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來決定,適合集中的集中,適合分散的分散,不能搞一刀切。除了氣電之外,生物質和潔凈煤適配爐具依然是主力軍,只要有分散的農戶,就離不開分散使用的采暖爐具。農村的清潔采暖決不能照搬城市模式進行,大氣污染物排放也不能按照城市的要求進行,即使要求也是不現實的。
1、生物質爐具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
生物質采暖爐具產品質量和性能比以往有很大的提升,廣大爐具企業在燃燒和傳熱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特別是自動控制燒顆粒燃料的采暖爐具,進料量與進風量適配,加上操作得當,有的爐具從點火開始到燃燒全過程都不冒煙。大火小火都能穩定燃燒,操作更加便捷,更加注重了人性化,產品外觀造型也有一定的提升。進料方式除了絞龍式,還出現了無軸方彈簧式和平推進料的方式,避免了燃料的堵塞和卡住現象。大多數爐具產品解決了料倉的返火問題,同時增加了除渣功能。但也存在產品外觀同質化嚴重、規格型號不規范、不按標準生產、爐具結構設計有缺陷、自控程序不科學、不重視爐具安裝和售后服務、質量驗收把關不嚴等問題。
2、燃煤爐具的技術創新,亟待突破
首先是對潔凈型煤的理解,現在對潔凈型煤的理解存在著誤區,一說潔凈型煤就是指的煤球,因為政府主推煤球,各地的型煤生產線也主要是煤球加工,甚至有的基層干部誤認為只有煤球才是潔凈型煤,蜂窩煤都不是?,F在的煤球,大多數煤企沒有烘干設備,有的煤企加工后就直接發到用戶,含水量大,太濕,影響了老百姓的正常使用,也是需要大力改進的。
我建議應該大力發展蜂窩煤,它的污染物排放也比煤球低,這是不爭的事實?,F在的蜂窩煤還是以圓形為主,從使用的方便性和減排效果來說,我更傾向于發展方型蜂窩煤。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過技術創新,燃煤爐具也應向生物質采暖爐一樣向自動化控制邁進,現在已經是時候了。從型煤的形狀上著手,如顆粒型煤就便于實現自動化控制;在不改變型煤形狀,圓的、方的蜂窩煤采暖爐也在朝著自動化方向發展。
3、簡述燃料與燃燒
燃料和爐具那個重要?都重要,但燃料比爐具更重要,應該六四開。燃料質量好壞,具體反映到爐具的燃燒效果上差別很大就拿木質顆粒來說,不同的原材料,具體反映到爐具上燃燒的效果就差別很大,例如樟子松的顆粒,其熱效率及污染物的排放上與夾雜著很多樹皮的顆粒就不是一個等級。水暖爐用的顆粒主要是各種木質的,秸稈用的很少。我個人認為秸稈不適合做顆粒燃料,因為秸稈粉碎的能耗高,秸稈有氯和堿土金屬造成燃燒結渣和腐蝕爐具的問題,并且熱值也低。秸稈做壓塊可以燒鍋爐。
只有燃料好,具體反映到爐具燃燒上,爐具的熱性能和環保性能才會好,二者相輔相成,這就是“好煤配好爐“”燃料適配爐具”,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節能減排效果。
燃料在爐具中燃燒是否充分,與燃燒方式(直燃與半氣化燃燒就不一樣)、用戶使用習慣有關(用戶舍不得燒燃料,爐具總是處于封火和半封火狀態,導致CO排放非常高,就是燃料不能充分燃燒引起的)。顆粒物的排放主要與燃燒燃料中的揮發份、灰分等有關;SO2排放主要與燃料中的硫有關。CO和NOx與燃燒狀況有關,燃料燃燒的不充分,CO就高,CO2就低,反之燃燒的越充分CO就低,CO2就高,NOx排放也就高;還有在高溫下SO2的濃度也會提高,這就是高溫析出的原因,例如在應縣測試時,有1家型煤球,含硫量<0.4%,可是在不同企業的爐具中大火燃燒,SO2最小是105mg/m³,最大是257mg/m³。在高溫下,固硫固不住,SO2就出來了。
另外,用戶正確使用爐具也非常重要,只有燃料好、爐具好、用戶會使用,三者密切配合,才能發揮好的效果,這才是“好煤配好爐“”燃料適配爐具”,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節能減排效果。建議企業在生產銷售產品的同時,一定要加強對用戶安裝、使用和安全方面的培訓,時刻牢記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要從思想上和行動上引起足夠的重視,只有認真做好售后服務,才是企業發展的立足之本。
環境保護是為了人們生活得更美好,應該科學、理性的去治理。大氣污染的治理涉及到方方面面,是個系統工程,就全國而言,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是關鍵,堅決貫徹落實“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居民可承受”的方針,理順關系,既要環保又要保障廣大用戶安全溫暖過冬,呼吁政府的政策有相對穩定性,千萬不要像前幾年出現的計劃趕不上變化,我們企業生存就太困難了。作為企業,更要爭氣,從嚴要求。從生產、銷售、安裝、服務全方位的工作都要做好!在大氣污染治理中,牢記使命。為保障廣大用戶安全,溫暖過冬,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