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29日,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業委員會2019年會在京召開。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副會長、北京老萬清潔供暖設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邢立力作了精彩發言,中國爐具網現將發言內容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一、爐具行業較前兩年轉暖
2017、2018年,我們爐具行業的產量直線下滑,但是2019年爐具行業較前兩年轉暖。從大的方面來說,2019年整個中國大家感覺經濟差了一點,特別是做實體的,不好的、唱衰的聲音比較多,包括中央連續開經濟工作會議,要支持民營企業。但跟其他行業相比,我們爐具行業很好做,機會很多,這個機會主要是政府采購、大氣污染治理帶給我們的,還不是市場方面。
氣、電、煤、生物質四類產品,今年最缺貨的是燃煤爐具。2019年和2015年相似,2015年爆發有史以來清潔煤爐具最缺貨的狀態,2019年也是。特別今年9月份之后,包括山東、河北、河南的,所有的廠家馬上就處于忙碌狀態,一直到現在,在座企業的工廠基本上沒有放假,過去可能在12月中旬都放假了,今年特殊。但是市場表現沒有明顯起色,靠經銷商賣出去的,滿足老百姓需求、老百姓自己掏錢去買的,跟之前差不多。往年能賣的地方、煤控力度比較弱的地方,今年還能繼續賣;煤控力度大的地方,以政府為主推廣清潔煤,跟市場沒有任何關系,所以整體感覺市場還是冷,還沒到時候。
二、政府采購趨于理性 能夠反思和糾錯
第二個特點就是政府采購趨于理性。政府采購從2013年、2014年正式大規模在北方進行,感覺在2019年的時候,各地政府開始反思,包括生態環境部也派督察組去各地檢查、去了解情況,媒體經常報道,包括散煤復燃率到底有多大,他們都有自己的數據。清潔取暖推廣三年以來,包括收集的各種民意、民怨開始促使各地政府進行反思。
政策回歸到了理性,直接能感受到的就是開始“宜”字當頭,開始考慮當地的能源稟賦,開始考慮當地的老百姓需要什么東西,喜歡什么東西,因為過去的不可能去考慮老百姓;而且開始考慮后補貼時代怎么辦,已經滿三年了。這三年都是靠錢在推廣,錢一旦沒有了、不夠了,今后怎么辦?所以說2019年各地開始出臺一些政策了,例如天津、河北,接下來是其他地方也會陸續效仿。
電熱產品在2019年的表現放慢了,總體的量下來了,也就是說煤改電、煤改氣的推進步伐不像過去那樣緊鑼密鼓了,燃氣壁掛爐真正在2019年完全做到了以氣定改。過去這就是一句話,是一個文件上的一精神。2019年,不管是量大的河北,還是山東還是其他地方,絕對能做到“以氣定改”,先有計劃,價格定好了,然后再裝燃氣壁掛爐。哪怕我們聽到的負面的報道,河北保定一次只能沖100塊錢燃氣卡,然后老百姓三天兩頭去跑腿,背后反映的也是“以氣定改”,也就是說這個計劃是考慮充分的。
河北仍然是整個北方清潔取暖改造的最大省份,地位遙遙領先,依然是老大的位置。2019年仍然是響當當的,改燃氣壁掛爐200萬臺,數量全國第一,而且在全省開展。清潔煤100多萬噸,100多萬噸是一個大的數字,量很大,背后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件,大家都在議論,媒體上都在說,發生悲劇的主要原因應該是地方政府“簡單作為”所致。把煤給換了,把爐子給換了,實質上是改變老百姓的一個習慣,在這個過程中宣傳、告知一定要及時。這些工作不做的話,那就是簡單行事,簡單行事就會有嚴重后果,后果一發生又著急了,又開始上門督查、發“明白紙”宣傳,把順序弄顛倒了。
三、生物質產品 對政策政府雙依賴
生物質產品是一個對政策、政府雙依賴的產品。2019年感覺生物質總量沒有提升多少,雖然沒有詳細的數據,但感覺跟2018年差不多。水暖爐具在減少,烤火爐在增加,2018年哈爾濱十幾萬臺今年沒了,但是今年山東濱州十幾萬臺又起來了,全部是烤火爐,而且只有在山東和山西這兩個大省,山東搞的比較早,以濱州為主。山西搞得晚了一些,以大同為主,現在各個區縣正在招標。濱州以烤火爐為主,陽信以水暖爐為主,特別是陽信已經成功的打造出了生物質清潔取暖的“陽信模式”,我認為已經打造成功了,用生物質成型燃料取暖的各種方式,在陽信全部能找到,而且做的有模有樣。
生物質燃料及爐具的推廣,我們老認為還需要政策,實際上政策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政府的決心??简灥氖钦臎Q心和管理能力。政策容易制定,但真正要做好靠的是決心,有了決心,生物質才能做下去,而且能做成功。
同時,也考驗廠家的誠信和技術實力。誠信在前,機會有,大家都想掙快錢,爐具一夜之間就推出來了,可能不可能?有多少問題?首先考驗的是我們的誠信問題,接下來再說技術、材料、售后服務。
四、清潔煤+爐具有機會和市場,前景看好
第四個方面清潔煤+爐具,機會和市場又重新起來了,前景應該是明確的。從2019年就能看出來。我們不討論“兜底”到底是個貶義詞還是褒義詞,過去政府改電改不了、改氣改不了,集中供暖改不了,拿清潔煤兜底。2019年它就起到一個兜底作用,不管是河北也好,不管是山東也好,別的改不了了,清潔煤兜底的作用就開始顯現了。它對北方清潔取暖改造起到了一個大的作用,這就是兜底,這一點問題也沒有。2019年完全是一個證明,而且不是一個地方,河北省已經恢復清潔煤的名分,去年還不提煤,今年所有的山區全部清潔煤,所有河北有山的地方,從南到北;山東、內蒙比較理性,人家一直在推清潔煤,山東省壓根就沒停止過清潔煤推廣;東三省“黑吉遼”市場一直敞開著,政府從來沒有禁過煤,也沒有取締過煤,我們自己也在搞,政府工程也在搞,但是市場,不管是家用鍋爐還是商用鍋爐,該怎么賣怎么賣,這是正常的;陜西省今年全省提倡推廣清潔煤,以前陜西省基本上是不提煤的,基本是電和氣,2019年轉過來,清潔煤為主;山西省剛剛起步,12月出臺了一個生物質和清潔煤全省試點的文件。
總之,2020年按照我們北方清潔取暖規劃是最后一年,我覺得最后政府用兜底的,臨門一腳完成的,還是會用清潔煤爐具,這不是一個慣性的問題。包括已經實施的地方,絕對嘗到了甜頭,這不光是錢的問題,省錢了,少花錢了,老百姓滿意了,可持續,這是甜頭。過去改啥啥不行,挨罵。清潔煤爐具負面的東西,基本上不存在,而且存在也是短期的,老百姓用一用就習慣了,就沒有問題了。所以首先應該把清潔煤明確下來,地方標準早就有了,國標也有了,難的是明確。從生產到監控到流通環節,煤如果是亂七八糟,一批貨一個樣子,那清潔煤+爐具到底好不好,說不清楚。
關于未來,我認為2021年之后,清潔煤爐具的市場會正式回歸。大家干好自己的老本行,干好技術創新,對市場、對政府要有信心,我們的前景還是相當美好的。